8月2日,山东聊城阳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发布通报称,近日,阳谷县七级镇一肉牛养殖场发现个别炭疽病例。截至8月2日上午10时,有5名直接接触病畜的养殖场工作人员诊断为皮肤炭疽,症状较轻。
通报显示,皮肤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人与人之间传播极少见。
▲当地发布的情况通报
当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七级镇人民政府,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疫情整体平稳可控,目前牛羊肉交易正常。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炭疽疫情处置要注意疫源地彻底消毒,找到可能还在潜伏期未发病的接触过的人群。“皮肤炭疽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无需过度担心。”
当地回应:
疫情整体平稳可控
正进行消杀,牛羊肉交易正常
上述通报称,养殖场发现炭疽病例后,阳谷县立即封闭此养殖场,并对养殖场所有畜养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开展全面消杀和监测,未发现其他阳性家畜,相关畜产品未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同时,全面开展病畜接触人员流调排查、采样检测和症状监测,诊断为皮肤炭疽的人员已全部隔离治疗,其余密接人员全部严格落实健康监测,未发现感染。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1日起,网上流传一份落款为7月30日,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往聊城市农业农村局的《关于加强炭疽防控工作的通知》,引发关注。
对此,记者致电七级镇人民政府,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镇政府没有收到过网上流传的上述通知。目前当地疫情整体平稳可控,不会封锁管控,消杀也在正常进行,牛羊肉交易正常。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号截图
中疾控官网显示,传统上,我国的人间炭疽多发生在西部农牧地区,以农、牧民为主。但随着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牲畜交易和流动的增加,或受高温和洪水等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了动物及人间炭疽疫情。
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有经皮肤接触感染、经口感染(主要是摄入污染食物)和吸入性感染三种途径。与感染途径相对应,炭疽主要有三种临床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其中,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皮肤炭疽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水肿、斑疹或丘疹、水疱、溃疡和焦痂,及时治疗病死率小于1%。
专家观点:
炭疽主要通过动物传给人
有了管控后,人传人风险极低
根据中疾控《炭疽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1年版)》(下称《指南》),炭疽是我国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个省份报告炭疽病例,多为散发,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7~9月为高发季节。其潜伏期一般为1~5日,也有短至12小时,长至2周者。人对炭疽易感,易感性无种族、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和接触方式。
除肺炭疽外,其他类型炭疽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不需要隔离,只需进行医学观察。对曾与指示病例暴露于同一感染来源,但调查时未发病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时间自暴露最后一天起至第14天。
此外,《指南》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报告标准为: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既往5年内无本地炭疽病例报告的县(区),出现1例及以上本地炭疽病例。
根据上述标准,阳谷县此次疫情已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从动物疫病来说,根据《炭疽防治技术规范》(下称《规范》),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炭疽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
▲资料配图。据图虫创意
《规范》要求,确诊为炭疽后,必须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地点)、疫区(指由疫点边缘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当炭疽呈零星散发时,应对患病动物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动物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天。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彻底消毒。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规范》还提到,暴发流行定义为1个县10天内发现5头以上的患病动物,发生时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立即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8月2日,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炭疽疫情处置要注意疫源地彻底消毒,找到可能还在潜伏期未发病的接触过的人群,因为传播途径非常明确,所以很好找。
“现在治疗用药效果很好,皮肤炭疽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无需过度担心。炭疽主要通过动物传给人,现在有了管控后,人传人的风险极低。”卢洪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