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夏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文化繁盛,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工艺传统流芳后世,享誉世界。商末周初,青铜文化向长江流域传播,牂柯故地先民吸收中原青铜技艺,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性青铜文化。
三足铜盉 赫章可乐M177出土
图为赫章可乐出土的三足铜盉(hé)。盉,为古代酒器,流行于商代至汉代。
按照主流的说法,青铜盉的造型,最早可追溯到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换句话说,盉早在夏王朝便出现了,商周时期就基本定型。
三足铜盉
此盉造型简洁,执柄上微微一折,以及流口的蛇头造型,显现了铸造者的机巧匠心。
铜唾壶 赫章可乐M8出土
图为赫章可乐出土的铜唾壶。唾壶,又称渣斗、奓斗,是古代的一种卫生器具。古代贵族宴请宾客,屋内铺席,席下铺筵,为避免弄脏“筵席”,就要准备唾壶,以备客人吐口水之用。
铜唾壶
作为一级文物,此唾壶的制作十分精致,小巧玲珑。盘口内孔径较小,束颈,鼓腹,圈足。口部另置一可分离的漏斗状圆盘。
刻划龙凤纹长颈铜瓶 兴仁交乐M6出土
西汉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曲线优美、线条流畅的青铜长颈瓶,并贯穿整个东汉并延续到三国时期。
刻划龙凤纹长颈铜瓶
在平坝与清镇交界的琊珑坝、苗坟坡地区、兴仁交乐,都发现了青铜长颈瓶。
细节图
兴仁交乐出土的这个刻划龙凤纹长颈铜瓶,从瓶口至瓶底满铺细密的刻纹,作为官僚贵族们的礼器,彰显了主人的奢华。刻纹共7组,上边6组均为两层首尾相接的奔龙,两层奔龙方向相背,间有飞凤穿插其间。最下边1组为单层奔龙。每组之间以菱形纹、齿纹等几何图纹分隔。錾刻工艺十分精细。
酱釉陶壶 清镇琊珑坝M16出土
图中的酱釉陶壶,虽不是铜制,但也是一个造型优美的一级文物。通体施釉,盘口,长颈,鼓腹,高圈足略微外撇。腹上饰对称的铺首衔环贴塑,肩上部另有桥形耳一对,腹下部饰刻划纹一圈,纹如柳叶。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