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绿色清洁能源“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发展之路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深入探讨了绿色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分享各国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的实践方法和最新成果,积极推进国际能源合作。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具有“水火互济、多能互补”的特点。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水电资源位居全国第6位,页岩气、煤层气资源居全国第4位,太阳能经济技术可开发量5000万千瓦以上,风电经济技术可开发量2800万千瓦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能源产业已成为贵州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50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水、风、光等绿色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了50%,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光伏竞价项目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并网率最高的省份。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倪维斗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能源碳汇”方案。
倪维斗表示:“以生物质能创新技术为核心,以生物量生产最大化为目标,以生物质能能源生产的创新能力为基础,并以‘能源林+能源生产’协同创新模式,建立标准化的‘能源林种植+能源生产’的产业模型,形成一个恒盈利的生态能源闭环模式,并通过产业模型的复制,快速实现大规模的能源供给、生态功能提高和节能减排能力。”
主题论坛期间,贵州省能源局、贵安新区管委会、中国电建集团三方签署投资200亿元《能源科技产业城合作协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20亿元《氢能产业园示范项目》,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德国 HEE 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中德氢能技术合作及燃料电池制造项目合作协议》。
(部分照片由主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