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要说人类创造城市的意义所在,其中之一,就是汇聚各种不同的人群和文化,于是就有了多样性,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比如,越是在大城市里,你就越有可能吃到不同地方的不同美食。
我去过两次台湾,都带了同一个人的书在途中阅读,即台湾美食作家焦桐。意不在于读,因早就拜读过,携此一册,当做沿途的觅食指南看也。焦桐写吃,有所谓的“三部曲”且出有简体版,分别曰《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文章之外,附有美食名店的地址电话,读者按图索骥便是。
焦先生真心爱吃,更是性情中人,他在文章中写到,自己曾因外出买卤猪脚摩托翻车,断了两颗门牙,“事后回想,为了猪脚撞断两颗门牙算什么,我只是觉得没面子:吃猪脚咬断了牙齿才是好汉,车祸不是”。
毕竟是公干,行色不免匆匆,根据焦先生提供的线索,还是找到不少美味,至今怀想。
朋友知道我热爱宝岛饮食,曾经特意约我试过贵阳的一家地道台湾味,说是不用远行,就能满足口福,曷妨一试。登得门来,在恒丰步行街的楼上某处,主厨是一位六旬阿嬷,家常气息,扑面而来。
约的人不少,坐了满满一桌,为的是多点几个菜。阿嬷手脚麻利,凉碟热菜餐点,流水价般端上来,应接不暇,且如高手出招,好比《笑傲江湖》里五岳剑派并派争夺盟主一场重头戏的描写,岳灵珊使出十余招久已失传的嵩山剑法,几乎无一不精妙,“不由得欢喜赞叹”。
其中最得食客好评的是一味凉拌鸭贘,据说是鸭胸脯肉腌制而成,须用甘蔗点火烟熏入味,制成后切薄片拌食。上桌便一抢而罄,索性再加一碟。另一味烧三文鱼头,也大受欢迎,据说店主每日亲自到菜场采买新鲜原料,烧煮入味,是不少熟客的必点菜。再如三杯鸡、蚵仔煎、萝卜烧牛腩之类典型台菜,也都出色当行,值得点赞。饮食越洋渡海,居然还跟本地烹饪有了结合,这便是颇有创新点的宫爆虾仁,口感弹牙之余,麻辣刺激,有出人意料的妙处。
蚵仔煎
跟老板聊天,才知道主厨的阿嬷便是他母亲。老太太身形富态,爽朗明快,从厨房忙完,端一杯啤酒来跟我们聊天,说是一来贵阳便不舍得走,索性重操旧业,俘获粉丝无数,下午无事,也跟本地朋友打打贵阳麻将,更因菜肴可口,成为不少在筑台湾籍人士的聚所。而一旦登堂入室,成为朋友,阿嬷便有秘制食品款待,外人尝不到。这才是真正的“天涯共此食”。
前面讲到焦桐的写食文章,其中一大可读处,就是黄子平在序言里所说的,“饮食散文如果只写佳肴的缘起、做法、品赏和创意,而少了进食者的亲情、友谊、席间的交谈分享,少了美食相关的情感记忆、人生慨叹,那就跟一本食谱没什么区别了”。
同意他的说法,一顿好饭菜,也得跟上述种种相关,才能记得住,还想吃。回到家中,忍不住翻出焦桐的书,信手翻看,脑子里却冒出阿嬷略带傲娇的神情,“我有几百道菜,每隔几个月便把菜单换一遍,来了便有惊喜”。
几时有空一定还要去,请我或我请,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