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刚刚量产了一批新品——无汞触媒。通俗来说,触媒是加速化学反应效率的催化剂,主要用于工业和环保领域。与无汞触媒相对应的就是汞触媒,汞触媒曾是这家企业的主打产品。从2020年开始,该企业陆续投入1000万元对无汞触媒进行研发,在今年成为了贵州首家实现无汞触媒量产的企业。
逐步摆脱对汞的依赖,是铜仁万山汞化工行业多年来一以贯之的转型发展之路。万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云超告诉记者:“汞化工企业怎么能不用汞?不用汞用什么呢?当时很头疼。我们于是和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从低汞触媒、微汞触媒,最后向无汞触媒过渡,成功攻克无汞化,生产成本降低了20%,日均产量可达20吨。”
万山的汞,曾有过辉煌历史,1958年至1962年,万山汞矿连续5年产量世界第一,同期,万山出口汞的利润约占同期国家外汇储备的15.62%,被称为“爱国汞”。依托这样的优势,万山培养起了一大批汞化工企业。然而,高强度开采必然带来资源枯竭。2001年,万山汞矿政策性关闭,2009年,万山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在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原贵州汞矿生产矿长李晓康指着汞工业发展的历史照片有感而发:“当时这些坑道有900多公里,当时关闭汞矿,你想想要付出好大代价?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要放开它是不容易的。”
情难割舍,唯有前行才见希望。2013年,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39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水俣公约》,对工业生产中汞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也就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万山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去汞,成为万山这个曾经的中国汞都转型发展中,绕不开的主题。经过十多年努力探索,曾经的矿坑成为矿山公园,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文旅、新能源、生态农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与之相比,失去本地资源支持,需要从外地、甚至国外购买原料的各大汞化工企业,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举步维艰。
万山银河化工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宏生告诉记者:“随着汞资源的匮乏,我们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汞价从2023年年初55万每吨,一直涨到当前的140多万每吨。同时,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企业迫切需要转型。”
面对新的形势,万山将原汞矿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重新组织起来,重新培训,从头研发,在原有基础上,推动汞化工逐步向低汞、无汞转型。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泽云说:“我们组织了技术团队不断研发,产品的汞含量远远优于国家的标准,在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到现在已经有16个新产品。
如今,万山的汞化工企业从最初的7家增加到14家,总产值约8亿元。在当地生产的33个汞系列产品中,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6.5%,无汞化持续取得突破。
铜仁市万山经开区化工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腾海认为:“汞化工去汞是万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引导园区企业推行绿色循环发展,持续抓好技术改造和环保配套设备使用,助推传统汞化工产业实现清洁生产和效益增加双目标,让绿色成为万山工业的底色。
来源:贵州台 铜仁台 万山融媒 夏明凡 陈光明 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