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
夏季是【疲劳驾驶】的高发期
何为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由于睡眠不足、身体状态疲乏或是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宽阔
固定参照物少
驾驶人长时间驾驶车辆
更容易产生松懈或疲劳状态
在高速路上,开车犯困
事故分分钟找上门!
贵州交通广播记者从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获悉。7月24日中午13时30分许,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民警接到110转警,称在辖区余册高速公路余庆往黄平方向20公里加710米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车辆刮撞道路右侧路肩,需要救援,请出警处置,接到报警后大队立即组织警力前往处置,同时通知应急部门前往救援。
高速二大队民警到达现场后立即做好安全防护,发现车辆骑在道路右侧路肩上,受损严重,车辆后方路缘石及绿植均有刮撞痕迹,现场一片狼藉。民警随即对该车驾驶员进行了呼气式酒精检测,排除其酒驾嫌疑。
经询问得知,杨某驾驶号牌为贵HX***2的小汽车行驶至事发路段时,一阵困意来袭,精神恍惚仅3秒,车辆行驶路线立马向左偏移,眼看就要撞上中间护栏,杨某瞬间惊醒,并向右猛打方向,致使车辆刮碰道路右侧路缘石及行道树,导致事故的发生。“当时的撞击过于猛烈,幸亏我和儿子在行车前都系好了安全带,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杨某心有余悸地告诉民警。
经过调查,民警依法认定,驾驶员杨某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故承担此次事故全部责任。
切记,炎热夏日
封闭的车厢内空气流通性差
开车出行容易让人感觉疲累
累了困了千万别硬撑
警察蜀黍再次提醒广大驾驶人
一定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
安全谨慎驾驶
维护法律人人有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2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提及疲劳驾驶
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感到疲倦时时,大家总是心存侥幸
“再坚持开一会也没事!”
“我经常跑高速5、6小时不带休息!”
“打个盹10秒钟,不会怎么样的?”
……
殊不知,有时候哪怕是闭眼1秒
车辆也能瞬间失控
轻则毁车伤人,重则足以致命
做到这两点可避免疲劳驾驶
科学安排好行车时间和休息时间
长途驾车前应保证充足休息,途中按“逢三进一”原则及时到服务区休整,确保精力体力充沛,如果连续行车达到4小时,需要在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驾驶货车进行货运,一般行车里程、时间较长,为保证行车安全,正确安排好行车时间尤为重要。
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会导致肌肉僵硬引发疲劳,驾驶人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进行放松。如果行车中有疲劳感,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如果实在感觉疲劳,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切不可在疲劳状态下,强撑困意继续驾驶。
“幸运”不会每次都眷顾你
在这个容易“犯困”的季节里
行车过程中
驾驶人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累了困了别硬撑
及时将车辆停至安全区域
休息整顿再出发
驾乘车时请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疲劳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