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中国青年报》聚焦贵州“兰妈妈的礼物”苗绣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
1654136820
《中国青年报》刊发新闻《香港大学师生创办线上苗绣博物馆 兰妈妈的礼物》。

仰头举起手机,可以看到香港天后庙的天花板;低头,是石板铺成的地面;举着手机转一圈,周围的景色尽在眼前。如果戴上VR眼镜,“参观”这些文化遗址就更为容易。

在日前团贵州省委举办的“青数聚·中国青年大数据创新创业高峰云论坛”上,香港大学副教授胡晓分享了她和学生创建的线上博物馆。这名工科出身的学者一直希望,用技术手段成就对社会有用的事业。通过线上博物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了解,正是一条有效途径。

在胡晓师生搭建的在线博物馆中,耗费大家精力最多的是“兰妈妈的礼物”苗绣博物馆。

缘起

来自贵州的胡晓虽然从事信息技术研究,但她一直喜欢各类文化遗产,很早就有创建线上博物馆的想法。

得益于香港大学的“知识交换”资助项目,2019年,胡晓联系上贵阳“兰妈妈多彩衣妆博物馆”馆长兰原,希望把展品放到线上,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看到。

兰原也很高兴。他于2017年创办了“兰妈妈多彩衣妆博物馆”,不惜花费一年十几万元的租金等费用,而且免费开放,正是为了实现他母亲的遗愿:让这些珍贵的苗绣为更多人所知。

兰原的母亲早早下海经商,她在走村串寨时发现,老的苗绣越来越少,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于是她花了20多年一件件收购,藏于家中。

70后兰原记得,他读小学时家里就堆着各种苗绣的衣服,他以为家家如此。直到几年前母亲过世,兰原才开始认真审视这些藏品。

苗绣有“人类服装活化石”之称,其中使用了人类共通的编织技法,还有世界各大洲的人们不约而同使用的图案。

过去,苗家姑娘在年龄很小时就动手做自己出嫁时穿的衣服,一套衣服往往耗费七八年才做成。这套衣服上的花纹,不仅呈现出家族的历史、特色,而且加入了个人风格。也因为时间跨度长,一件衣服上糅合了各种技法,以及十几种乃至二十多种颜色的丝线——当时物质匮乏,有什么线就用什么线,这也让衣服的色彩格外丰富。

2017年,兰原在贵阳市板桥艺术村租了一个场地,在2000多件藏品中挑出100多件展出。他知道,苗绣最大的敌人是光。为了保护衣服,兰原采购了一批博物馆专用的射灯,几百元一个,他还把光线调得很暗。参观者总抱怨说灯光太暗,而且隔着玻璃,实在看不清楚。

胡晓师生建设的线上博物馆无意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包含了668张高清图片、109件“展品”的博物馆,每件展品都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3种说明。如果你对衣服上的刺绣感兴趣,可以点击细节图把它放大,直到看清绣片上的走线。

文化的魅力

建设线上博物馆是一项烦琐的工作。

兰原的父亲挑出值得拍摄的衣服、配饰,讲解每件衣服的花纹、技法等特点,回忆它们的家乡。

兰原在博物馆隔出一块区域,由专业摄影师布灯、拍照。这些服装穿在身上漂亮平整,但铺在桌面上,却很难摆平,大部分时间都得花在整理衣服上。摄影师在博物馆待八九个小时,往往只能拍十几件衣服。

摄影师整理完照片,兰原负责把无损格式的照片上传到网盘,一张照片几十兆,他有时得熬个通宵。

兰原夫妇还得整理出每件展品的文字说明,香港大学的学生翻译成英文,胡晓又请来一名专业的英文编辑帮忙润色译文……

在线上博物馆,这些琐碎的工作成为上百个展品、照片下的几段文字、地图上标注的地点。

胡晓曾到访过敦煌,当时“e敦煌”的技术团队还在拍摄、扫描敦煌壁画。胡晓知道:“壁画一天天氧化,没了就没了”。技术团队让它们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网站上,损坏的壁画通过AI技术还原出来,连天花板的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胡晓参与了敦煌研究院牵头的国家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化工作,这为她从头建设“兰妈妈的礼物”积累了经验。

2017年,胡晓开设了一门名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公共课,这门课年年爆满,有学生因为选不上课而给她写邮件。

胡晓希望把数字化技术教给学生,让他们应用到真实的项目中。课程结束后,每名学生需要提交一个VR博物馆、每个小组都要创建一个在线博物馆——VR技术适用于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址,以照片为主的在线博物馆则适合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晓上这门课以来,也感受到了文化的感召力:“文化遗产很美,又有历史和内涵,很容易被人喜欢”。有次上课,她邀请香港的敦煌之友协会副会长来做讲座,原本容纳150多人的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在“兰妈妈的礼物”的诸多展品中,胡晓的助教、香港男生吴子当对包的印象很深,“有趣,独特,在香港很少见”。他觉得有些服装的花纹也很特别,“有大自然的元素,比如植物、动物的花纹,有种物我一体的感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博物馆“兰妈妈多彩衣妆”已关闭一年多。回忆当时开办博物馆的经历,兰原总说自己太不理性——每年花费10多万元开办纯公益博物馆,邀请非遗传承人到现场举办公众活动,无论怎么看都划不来。

但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他觉得值得。兰原说,就算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选择这样“不理性”。

好在,在香港大学的官网上,这些精美的服饰仍在。苗族绣衣、出嫁包等越来越少见的物品,在网站上迎接世界各地的访客;破线绣、皱绣、缩宝绣等鲜为人知的技法,也通过中英文解释为中外访客所知。

互相学习

在胡晓的课堂上,还有新博物馆源源不断地诞生。胡晓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文化遗产传播得更远,她也希望VR技术更加平民化。

在技术的加持下,建设虚拟博物馆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学生通过手机上的一款App拍摄照片,App可以自动拼接成全景照片。胡晓开发了一个平台,学生把全景照片上传后就能生成VR场景,而多个VR场景就能组成一个文化遗产的“元宇宙”——这也是她正在带领学生做的新项目。当然,作为教师,胡晓同样关注学生的使用体验,她还在这一平台上设置了分解任务的截止日期、查看班级进度等功能。

在胡晓的课堂上,博物馆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

吴子当记得,疫情之前,同学的作业选题都集中在香港,比如香港的黄大仙庙、文武庙,以及各种儿童游戏、传统小吃。

疫情后,学生在家上网课,胡晓建议大家拍摄自己熟悉的东西,学生作业变得更为多样化:印度学生展示印度的舞蹈,哈萨克斯坦的学生展示本国的服饰,还有来自英国、美国、泰国等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作为作业呈现出来。

吴子当记得,内地学生展示了都江堰等文化遗产。而在香港,“很多人只知道长城、故宫等内地最著名的文化遗产”。得益于这门课,“香港同学和内地同学可以互相学习”。

胡晓期待,学生能通过上这门课获得一些使命感,从而对社会有所贡献。她认为,促进不同民族互相了解,世界会变得更团结。

吴子当希望以后继续做文化推广工作,在这几年做助教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数字文化遗产的教育。

在上课过程中,吴子当和学生们讨论过一个话题:“文化遗产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全世界的?”这群年轻人的结论是:“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是属于大家的。”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