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诗人、学者白小松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58111460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诗人、学者白小松

白小松,字之翰,别号耘斋,贵州省贵筑县人,祖籍山西介休,1893年生于一户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早丧,靠寡母日夜劳作供其上学。白小松受过私塾教育及初、中等教育,贵州优级师范学校未毕业。恰逢云南军阀在贵州的统治结束,唐继尧调任云南都督。临行之前,唐继尧张贴布告招考随军录事(文书上士)。白小松因家庭贫困实在无力负担他的生活、读书等费用,抱着求生活的目的前往报考,被录取后随唐继尧部到云南,时年未足二十。白小松到昆明后,因唐继尧、蔡锷赏识其才干以及他那种虽“虮虱满身,眼如烂桃”,也不肯稍事休息的工作态度,加之他在“护国之役”中的突出表现,破格将他从录事一步提升为机要秘书。又经一段时间的历练,上峰竟任命他为都督府秘书长。一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被委之以如此重任,当时的云南社会为之震动,其事迹亦被传为美谈。因当时与白小松同为录事的四个人先后被提拔重用,且又以白小松的职位最为显要,同僚及军队士兵把他看作“四大录事”之首。

1927年,龙云、胡若愚、张汝骥等几个滇军将军倒唐(继尧)运动成功。白小松在事变中被乱兵打伤,在法国人开的医院治愈后,随即逃奔省外。白小松先在沿海城市以及香港等地以教书和卖字画求生,后于抗战初期回到昆明,在云南大学任教。这个阶段白小松曾出版《云南护国小史》等著作。抗战后期,由于龙云等邀请,白小松不念旧恶,又出任龙云的昆明行营中将秘书长。但这个时候白小松的主要精力已转向诗文、书法、金石、收藏书法字画古玩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白小松的诗文名声渐起。

蒋介石集团为扩大势力范围,窃据各方面抗战胜利果实,命杜聿明以军事手段接管云南省。龙云去职离滇后,白小松又回云南大学教书,与欧小牧等合编《白欧》周刊。此时,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因白小松在云南军政界的广泛交游和影响,特别是其进步的政治表现,特派地下党员与之接触。由于白小松进步思想的影响和中共地下党的培养,白小松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北平和昆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7月,白小松带头签名支持昆明学生运动,联名致电国民政府当局,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因而受到国民政府昆明警备司令部的严密监视。1949年云南解放前夕,在卢汉宣布起义后,白小松发起成立云南人民拥政会,自任主席,迎接解放大军入云南。1950年2月,陈赓、宋任穷率军进入昆明后,白小松是第一个被接见的民主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小松历任云南省公债推销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等职,还当选为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7月,白小松因病治疗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67岁。

白小松读过私塾,加之读书时勤苦用功,从政和教书期间又对诗文极感兴趣,其诗名、文名及书法的成就,在云南、贵州影响甚广。

抗日战争结束,在西南联合大学将返回北平复校之际,白小松代表云南各界作贺联。联云:

博我以文日就月将惠此南国;

仰之弥高擎时垂象譬如北辰。

其对仗工稳,内涵幽远,实为上乘佳作。

白小松与滇中名士袁嘉谷等交厚,并同享诗、文俱优之盛名。袁嘉谷去世时,云南各界送挽联诗文赞语甚多,而白小松所送诗联被报界推为第一,一时名声大噪。此后,求白小松作寿序者、求书墓志铭者极多。当时的昆明,竟有“不能求得白小松一篇寿(祭)文就是不孝”之说。

白小松既是衷心向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民主战士,又是自学成才的教授、诗人。他先后在云南大学任教,以渊博的学识受到学生及同事们的赞赏。他的诗作,大多数是倾向进步、拥护革命的。白小松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流亡生活中,对中国新文学和欧美进步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进步的革命现代作家尤为推崇。1943年,白小松写下的《文坛杂诗》,很好地表达了他这一倾向:

《热风》吹冷满庭芳,拾得朝花怅夕阳。

《呐喊》一声天下白,《彷徨》至竟不彷徨。

投枪匕首无虚发,杂感雄文旷世豪。

谁说《莽原》翁独战?试看来者正如潮。

(以上写鲁迅)

梅淡苏豪各擅扬,《女神》诗笔毗阳刚。

何如书法多波磔,裹铁藏锋意更长。

古史青铜窥奥秘,十书批判得新诠。

同时侪辈多游艺,乙部精勤谁后先。

(以上写郭沫若)

《子夜》歌声大可思,拜金幕后鬼牵丝。

曲成三部猿鸣峡,入蜀诗篇应更奇。

(以上写茅盾)

谢花《繁星》思昨夜,丁零大野射黄狼。

乾坤百战莺花在,伫待琼梳为理妆。

(以上写冰心、丁玲)

白小松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与西南联大著名教授闻一多、吴晗、楚图南等过从甚密。从他们那里,他进一步受到了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觉悟进一步提高。当闻一多、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惨杀的消息传来,白小松悲愤之余,作一联寄托自己的哀思:

屈原一去,湘水增荣;

滇池不竭,两公永生。

又作《圆通公园看花》一诗,表达对进步学生的同情,对反动派的抗议和自己效法闻一多、李公朴先生的决心:

索居久自不看花,忽报金飙陨玉芽。

万木已临暴风雨,一枝何惜小杈桠。

黉宫北望森戈戟,紫气遥瞻焕物华。

且喜同游多少健,浑忘疲弩逐奔车。

(诗中“小杈桠”系诗人自指其子白祖诗,时为云南大学学生运动骨干,此时正被军警围困于云大校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小松诗风为之一变。如1956年所作《水调歌头》:

东海升红日,照海缚鲸鱼。拨开千古云雾,大地气为舒。几载披荆斩棘,活似春风化雨,挟纩不遗余。建国新猷远,经始费功夫。

广耕复,兴宝藏,万年图。交邻有道,坦怀各自奋前途。指顾黄河清了,更辟江淮水力,利济博川湖。是此和平福,智者竟无殊。

这首词歌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大地拨开云雾、万象更新,经过数载艰苦创业,开展外交、发展水利等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和平之福降临等一派新气象。

白小松的诗作内容丰富、意境深远,诗作数量亦显不少,然其生前并未结集出版,实为憾事。若有机会将白小松的诗文搜集整理出版,亦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欧小牧:《白小松轶事》,载《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1期。

2、陈训明:《进步民主人士白小松》,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1984年。

3、朱崇演:《享誉云贵的诗人白小松》,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1995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