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司法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法治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联合国、巴西、最高人民法院及全国各地法院、检察机关、司法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60位嘉宾线下参会,巴基斯坦、南非等国法官和专家学者线上连线,共同探讨如何以法治力量护航绿色转型。
“司法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法治主题论坛现场
记者从会上获悉,从2014年到2024年,中国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28万多件,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00多个。中国也是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对此,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表示,“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拥有大量专门的环境法官和环境法庭,在环境司法专业化方面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龙迪
贵州在法治护航绿色转型方面也实现了多项“全国首次”突破,早在2007年贵阳清镇市就建立了首个环境资源审判保护法庭。贵州法院还成功审理了全国首例环境信息公开案、全国首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全国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等案件,构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秦天宝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天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点赞贵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贵州在环境司法领域不断探索完善专门化的理念、机制、裁判解决方式等,为中国环境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