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红枫湖畔的“守望者”王平:用30年志愿服务书写奉献篇章

动静原创
1754901720
动静原创

夏日的红枫湖,碧波映柳,游人如织。在这片清镇人钟爱的“后花园”里,一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身影总在码头与水岸间穿梭——他是55岁的教师王平,既是流长乡水淹小学的授课者,更是红枫湖边坚守3年的“防溺水守望者”。而这3年的湖畔值守,只是他30年志愿服务生涯中的一段缩影。

王平在码头巡查。

每天清晨6点,天刚破晓,王平便从家中出发,跑步40分钟后准时出现在滴澄关码头。“家长看好孩子,水边滑!”“同学,独自游泳太危险!”这样的提醒,一上午就要重复几十遍。正午烈日当空,他戴着帽子沿湖巡视,裤脚沾满泥点,后背的汗水浸透了志愿者马甲;傍晚游客散去,他仍要仔细检查救生设施,确认无安全隐患,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只要还有游客在,我就放心不下。”王平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欣慰。 

这样的值守,从3年前的暑期开始,每个周末、假期从未间断。今年暑期,他更是积极响应清镇市“志愿守望·平安相伴”防溺水倡议,再次站在了湖畔一线。翻开他的志愿服务记录,密密麻麻的字迹写满坚持:自2015年加入清镇市教育局志愿服务队以来,他累计参与229个志愿服务项目,加入700余支志愿团体,服务时长已达4486小时。

王平在捡拾游客丢弃的垃圾。 

“我只想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没想过太多。”王平的话语朴实无华。他的志愿服务情怀早在30年前就已扎根——那时的他虽未加入任何组织,却主动关心身边特殊群体,还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2015年,他参加了加入服务队后的首场“慰问困难退休教师”活动,从此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成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常客”。面对“放假为何不休息”的疑问,他总笑着回应:“我奉献,我快乐。” 

如今,红枫湖畔的值守点不再只有王平一个熟悉的身影。越来越多怀揣热忱的志愿者接过爱心接力棒,加入“守望者”行列。王平用30年的平凡善举,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也让这份奉献情怀在清镇的热土上生根发芽,愈发蓬勃。

通讯员 | 陈意
编辑 |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 杨厚信
三审 | 王艳妮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