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快评丨贵州避暑热,23℃清凉是底色,暖心服务才是真招牌

动静原创
1757927732
动静原创

“说明你们贵阳市办事泼辣(雷厉风行)”,从深圳到贵阳乌当区羊昌镇避暑的陈寿松、肖克英两位老人,说起新修的门球场,话里全是激动。在深圳打了20多年门球的老人,刚到羊昌村时随口提了句“其他都很好,就是活动少了点”,本没抱太大期待,没想到村干部记在了心里。经费紧张,村干部跑遍镇里、区里协调资源,一趟趟沟通,一次次争取,终于凑齐资金,10天就把门球场建了起来。站在崭新的门球场上,肖克英老人开始盘算:“明年我要把深圳几百人的门球队都带来,让大家也感受下这里的好!”

今年夏天,当全国多地顶着 40℃高温时,平均气温只有 23℃的贵州俨然“天然空调房”,但真正留住人的,从来不止这份清凉。广州来的80岁老人,能收到村里专门准备的“软烂饭煲”;湖南客人在民宿里,总能吃到胡豆角炒青椒、蒸辣椒这些家乡味;民宿老板每天早餐时都盯着座位,客人没来就赶紧上前询问“是不是感冒了”—— 这些藏在衣食住行里的细节,比清凉更慰藉人心。

有人连续七八年往羊昌村跑,坦言“很多地方都凉快,偏偏选这”。原来,避暑产业拼到最后,拼的不仅是老天爷赏的 “凉资源”,更是把客人当家人的“暖服务”。贵州乡村的 “富村山居图”,正是用“10 天修一个门球场”的效率和一份份 “专属饭包”的用心拼出来的。把老人的需求放在心上,老人就把这里当成故乡;把服务做到实处,避暑产业就有了长长久久的奔头。

记者

颜烨

编辑

周黔

责编

何天洋

编排

汤成伟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