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堂党史课——让青春在党旗下成长|忆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

动静原创综合广播
1616640360
积分商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翻开百年党史,在一段段闪耀着无上荣光的永恒记忆中,青年学子如何读懂用生命和信仰铸就的不朽篇章,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与力量?我们一起走进贵州师范大学的思政课堂找寻答案。 

上课铃响后,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传来一段铿锵有力的诵读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这堂主题为“长征精神,绽放贵州”的“微思政课”上,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莹莹带领40多名学生一同追寻红军足迹,感悟长征精神。 

“同学们,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突封锁,粉碎了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实现胜利会师呢?”赵莹莹用循循善诱的话语,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探讨和讲述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战斗历程和传奇故事。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中,一幕幕历史画面浮现眼前。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莹莹正在上课

“1935年2月,娄山关战斗打响,红三军团钟赤兵同志率部冲锋。在这一次战斗中,他的右腿连中九弹……”贵州师范大学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袁媛第一个走上讲台。这个在娄山关脚下长大的女孩,从小便听外婆反复说起“独腿将军”钟赤兵的故事。在娄山关战斗中,红三军团第五师政委钟赤兵因身负重伤被迫截肢,他就用一条腿坚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袁媛讲述“独腿将军”的故事

“我在这位将军的身上学到了不放弃,为了革命努力奋斗的精神。自己也在学习党史和不断跟同学、朋友等传播红色故事,传承红军精神的过程当中,情感上更加依赖中国共产党,心和党也更加贴近了。”袁媛说,从听故事的人,到讲故事的人,自己心中早就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青年人,我觉得我们有义务了解自己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跟自己的国家,跟中国共产党在一起,才有动力和能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家乡红色文化底蕴的浸润和学校红色教育的熏陶下,袁媛更进一步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读本科时,她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未来,她想成为一名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与推广者。“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从事教学工作,在职业生涯中,更多能够讲好革命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 

杨磊在课上举手发言

课上,贵州师范大学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杨磊由衷感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值得骄傲,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应当倍加珍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中的一员,他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一定会以一个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光严于律己,更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当中,培养一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师生们探寻红军长征的丰富内涵不止停留在课堂上。“我还发动学生在各自的家乡采访老一辈,更多收集整理有关贵州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的宝贵资料,从而形成我们贵州在长征方面相比于其他省份的一些独特优势,形成我们自己的声音。”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莹莹介绍,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师生们不断挖掘更多贵州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不仅如此,学校思政课老师们一直以来围绕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等革命遗迹,在“研”字上下功夫,做了大量长征案例的编选工作。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还入选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章凤红

“我们也去会做一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比如说某个节点,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的方式,把党史中贵州的故事讲好、讲活。不断重温党的历史,忆峥嵘岁月,展现我们今天的青春风华。”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章凤红说,“红色”思政课还将推动“四史”教育在大中小各级学校中一体化落实落地,引导广大学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激发青年一代以昂扬姿态全身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习记者黄久漉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

陈思思

摄像

石凯丞

编辑

陈思思 李旎

责编

李想

编审

黄蓓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