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方志学家、诗人杨恩元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39966500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方志学家、诗人杨恩元

杨恩元(1875-1952年),字覃生,别号三不惑斋主人,贵州安顺府(今西秀区)人。其父杨树(字珍林)在清廷中历任侍读、补山西蒲州、泽州及太原等地知府、山西提学使、甘肃甘凉道等职,旧学功底深厚。杨恩元自幼随父宦游北京等地,耳濡目染,幼承庭训,打下了扎实的旧学根基。1894年(光绪二十年),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殿试,联捷及第,中进士,授官礼部主事,分曹祠祭祠,时年二十岁。1897年为安顺府乡试受卷官。杨恩元生性淡泊,无心宦业,“尤厌清廷政治腐败,于1901年弃官离京,到父亲任上侍奉左右。1909年其父由太原府转任甘凉道,病故于甘肃省城兰州。杨恩元伤心至极,乃扶父亲灵柩回贵州安葬。

杨恩元处理好父亲后事后,定居贵阳,闭门读书。民国初年,民主主义思想在贵州广泛传播,贵阳作为黔省“首善之区”,受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比其他州县更为显著。杨恩元亦受其影响,不再仅仅埋头于“三不惑斋”著文读书,决心出门为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做些事情。从1915年起,杨恩元先后在贵阳的贵州国学讲习所、南明学校、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等校任教,所兼任课程颇受学生欢迎。

杨恩元素与任可澄、王蔬农、聂延祐、桂百铸等黔中名流交厚。在朋友聚会中谈及贵州地方历史及地方史志编纂问题,杨恩元认为,本省原有通志未经详尽采集资料,而且该志纂辑于雍正后期,成书于乾隆初年,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未予续修。而且已成书记述的历史,因资料搜集不够,明显让人感觉到一些历史事件欠真实:而尔后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又需研究成信史,使“额征文献者无从得以谙其事”的现象得以改变。他对朋友们表达了重修《贵州通志》的愿望,名人雅士们十分赞同。此后不久,这些文士以任可澄为首向省政府提出修志要求。191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贵州通志局,任可澄任总纂,杨恩元等任分纂及编审,立即着手修志工作。旧贵州政局变化频仍,乱象时时发生,政坛变幻莫测、更替频繁,加上经费紧张等原因,修志工作实难进行。作为负责人的任可澄,又系政坛风云人物,多次离黔任事,加上史料奇缺,遂使工作时修时辍。1921年春,贵州通志局因政乱又遭停顿。杨恩元觉得此项工作对贵州十分重要,即便现在不修志,将来也会修志。他决心利用通志局歇业的这段时间,自费前往北京搜求史料。恰好此时北京清史馆开办,馆长赵尔巽又曾在贵州做过官。杨恩元找到赵馆长,把修志事宜向他报告,特别谈到了此行是为贵州修志搜集资料。赵尔巽对《贵州通志》的情况很了解,也很支持杨恩元的工作,不仅单独安排了一间房子让杨恩元办事,而且还为其搜集资料处处提供方便。进入清史馆后,杨恩元如入宝山,查阅涉及贵州的卷宗档案,查找贵州前贤遗迹,汇集成目次,理清线索。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杨恩元不得已私人出资聘请抄手帮助誊写。“他每日入馆披阅,凡遇涉及我省的书籍档案,即送递书记抄录”。在近两年时间里,杨恩元共整理出抄本四十余册,恰又听说贵州政局稍微稳定,遂始启程回黔。这些靠坐“冷板凳”得来的珍贵史料,对《贵州通志》的编纂整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保证。

杨恩元回到贵阳后,见贵州通志局一时难以恢复工作,为生活计,不得不重操旧业,在贵阳各中学教书。业余时间,杨恩元不停著述创作,写下了不少优秀诗文。1930年,他与贵阳的知名学者、诗人桂百铸、严寅亮、王蔬农、聂尊吾、陈恒安、吴绪华等十三人,发起组织“社”,每月聚一次,重大节日增加时间,切磋诗词学术,互相吟哦酬唱。“社”虽系民间组织,“但对活跃贵州诗坛词苑影响巨大”,成为现代贵州文坛一大盛事。杨恩元参加“社”活动近十年,诗才勃发,佳作迭出,成就了他的诗名。这个阶段杨恩元还写下不少文艺评论文章,一些观点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如他对贵州现代著名词曲家姚华的词曲作过这样的评论:姚华词曲“才气宏达,造诣深醇,尽工尽善,比之以六朝的庾子山,明代的钱牧斋,仍集庾、钱之大成”,“姚氏的词,存量较丰,体制完备,题材多样,声律稳贴,不愧为专家,看着清代贵州词人殿军,是允当的。”这很符合姚华词的实际情况。

贵州通志局停顿后,于1936年8月改组,设贵州文献征辑馆,杨恩元出任副馆长,全面负责馆务工作。在馆长任可澄的领导下,杨恩元主持《贵州通志》修纂。在他们的努力下,借通志编纂搜集整理珍稀古籍文献的《黔南丛书》得以出版,并主办了《贵州文献季刊》供学者们发表研究成果。这些工作的开展,对贵州历代名人名著进行了系统搜集整理,使它们不致因无人问津而被历史湮没。此间,杨恩元还被贵阳文通书局聘请为编审委员。1947年8月,任可澄病逝后,贵州省政府将省文献征集馆改组为省文献委员会,杨恩元任主任委员。1948年,民国《贵州通志》终于付梓问世。杨恩元以总纂身份为之作序。此项工作从创修到完成,前后历时三十年之久。参加编纂民国《贵州通志》人员数十人,至《志》成之日,“尚健在者仅有三人,而唯有杨恩元自始至终参与、主持”。《贵州通志》全书105册,171卷,分19个门类,约900万字,连“丛书”一起共约2000万字。结合该“志”产生的年代和旧贵州的财力,可以想见该《志》修成之艰辛。其中任可澄、杨恩元两个总纂实在功勋卓著。当时,全国仅贵州、云南、绥远三省修成省志,而业内又以《贵州通志》体例最为完备。民国时期,杨恩元还与赵恺等修成《续遵义府志》。

杨恩元是史志专家,同时又是一位声名远播的学者、诗人。他一生著述创作很多,主要作品有《三不惑斋文集》《三不惑斋诗集》《三不惑斋集放翁七律句》《并陇纪程诗集》《乡居蔬菜词录》《万里鸿泥集》《晋乘论》《黔贤事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杨恩元出席全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杨恩元被选为特邀代表出席贵阳市第届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杨恩元突患脑溢血逝世,享年77岁。

参考文献:

1、何明扬:《出版名人杨恩元》,载《贵州出版》1992年第1期。

2、杨恩元:《三不惑斋诗文集》,文通书局,1923年。

3、任可澄、杨恩元:《民国贵州通志》,文通书局,1949年。

4、何静梧:《吴绪华先生传略》,载《贵阳历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査继玺:《清末民国年间贵州女子教育》,载《教育谈丛》,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王燕玉:《词曲名家姚崇光》,载《贵州明清文学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