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岑参(公元717—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岑参出生于宰相世家,曾祖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岑参于玄宗天宝五载(公元746年)登进士第,任右内率兵曹参军。天宝年间,曾两次出塞,来往于安西(今新疆库车)、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间,任节度府掌书记、节度判官。唐肃宗时,岑参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岑参出守嘉州(今四川乐山),后客死成都。亦因其曾任嘉州刺史,后人因称岑参为“岑嘉州”。
乐山大佛 来源:人民网
岑参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并称“高岑”。唐人殷璠编选唐诗的集子《河岳英灵集》评价岑参之诗云:“(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可谓逸才。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而我们比较公认的是,杜甫、王维的诗歌成就要高于岑参,但在唐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的一次重要的诗歌唱和活动中,岑参的诗作力压王维、杜甫而为人称道。
我们首先读读这首岑参的和诗。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曰: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此诗紧紧抓住“早”字,鸡鸣、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乾等等,无不围绕“早”字着笔。又把朝会大典渲染得盛大辉煌,宛若徐徐展开的天宫神仙画卷,紫陌、皇州、金阙、玉阶、仙仗,用语讲究,堂皇雅正。
宋代杨万里《诚斋诗话》赞许说:“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杜甫)、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之后,《唐诗广选》载:“田子艺曰:‘诸公倡和,此(岑参之作)当为首。’”《唐诗镜》论曰:“唐人《早朝》,唯岑参一首最为正当,亦语文悉称,但格力稍平耳。”《唐诗解》云:“贾(至)、杜(甫)、岑(参)、王(维)诗并入选,然岑、王矫不相下,舍人则雁行,少陵当退舍。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有云:“(岑参此诗)雄浑足敌王、李,而神彩独胜。”《唐诗成法》断言:“(岑参此诗)一明写‘早’字;二暗写‘朝’字,又点春时,三、四分写,五、六合写。七、八‘和’,‘独’、‘皆’字又相呼应。题是‘早朝’,‘早’字最要紧,看其分合照应,花团锦簇,天衣无缝。诸早朝诗此首第一。”
这次诗歌唱和活动,是中书舍人贾至发起的,其原诗如何呢?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曰: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染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题目里的“两省”指唐代的最高国务机构中书省和门下省,办公地点分布在大明宫内的宣政殿前左右两边。大明宫亦谓之“东内”,建有麟德、含元、宣政、紫宸等殿,自高宗以后,皇帝常居“东内”。
卒章显志,贾至此诗主旨当然就在于号召诸位中书、门下两省同僚“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竭尽忠诚,复兴大唐。当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安史之乱并未最终平息,安庆绪、史思明反叛势力仍很是强劲。但肃宗皇帝决意“改元”,“至德三载(公元758年)二月五日,肃宗临丹凤门,赦天下,以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又改载为年,尽免百姓今年租、庸。”这特别突出强调的“丹凤门”即大明宫的正门,也就是说,唐肃宗改元“乾元”,就正是发生在大明宫的重要事件。而文段中的“又改载为年”一句,看似平平淡淡,或者让我们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其实背后是惊天动地的政治宣言。
原来,坚持把“年”改为“载”,是唐玄宗的决定,据说是因为《尔雅·释天》有“唐虞曰载”之语,唐玄宗要追慕上古唐虞时代的太平盛世,便弃绝周代开始所用的“年”。改“年”为“载”,起始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于是其实就没有“天宝三年”,成了“天宝三载”。至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范阳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唐肃宗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即位,立了自己的至德年号,也是按照老爸太上皇唐玄宗的规矩称“载”的,其实应该称为“至德载号”了,即至德元载、二载、三载。
而现在,终于首都长安光复,大唐帝国威势复振,如此一来,这回唐肃宗在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亲自昭告天下,改载为年,自当是进一步确立自己皇权地位的政治宣言,意义重大,非比寻常。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遗址 来源:人民网
深入挖掘这样的历史背景,回过头来再看,则贾至此诗号召同僚们“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实则绝不仅仅是一场风花雪月的诗歌唱和而已,而更具有现实的核心意识和时代意义。
而又为什么偏偏是贾至发起如此倡导呢?
贾至(公元718—772年),字幼邻,一字幼几,洛阳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擢明经及第。自校书郎为单父尉。天宝末载,官起居舍人,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夏灵武市),贾至充册礼使判官自成都赴灵武。册礼毕,贾至为(唐肃宗)起居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贾至出为汝州刺史,贬岳州司马。唐代宗即位,贾至复中书舍人,迁尚书左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以礼部侍郎知东都贡举;大历初,迁兵部侍郎,迁京兆尹,终右散骑常侍。
我们关注一下贾至前期的为官经历不难看出,他也是贯通唐玄宗与唐肃宗两个皇权中心的重要人物。而当时唐肃宗在朝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由唐玄宗天宝年间选拔出来加以重用的人才。因此,虽然贾至是“明经”出身,可能并不擅长写诗,但唐肃宗“改载为年”之际,贾至却成了倡导“早朝大明宫”诗歌书写的最佳人选。
贾至的“僚友”之一,四十七岁的左拾遗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云: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此诗,据《东坡志林》,苏轼很是赞赏,“七言之伟丽者,杜子美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尔后寂寥无闻焉。”《杜诗详注》认为:“前人评此诗,谓其起语高华,三(句)壮丽,四(句)悠扬,无可议矣。颇嫌五、六(句)气弱而语俗,得结尾振救,便觉全体生动也。顾注:贾诗言‘凤池’,公即用‘凤毛’,贴贾氏父子,不可移赠他人,结语独胜。”
自古有“文无第一”之说,后世诗论家也是宗派林立,总觉得“自家哥哥”完美完胜也是人之常情。但就杜甫这首和诗来说,太过于主观化,从个人视角抒写,而为人所称道的这个“结语独胜”其实应该解读为“结语独败”——杜甫当然不会是政治小白,他肯定能领会到贾至倡导“早朝大明宫”诗歌唱和活动的政治考量,而既然如此,则全诗后两联,用了一半的篇幅来称颂贾至个人及其家族便太过了。也即《诗辩坻》所指责:“(杜)工部(杜甫)音节过厉,‘仙桃’‘珠玉’近俚,结(语)使事亦粘带,自下驷耳。”
贾至写《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的时候,王维五十八岁,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二月,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一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王师收复两京,王维以“陷贼官六等”定罪,但因他有《凝碧驰(音译)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如此情境下,王维可谓在唐肃宗朝获得重生,他的“早朝大明宫”唱和诗感恩戴德、歌功颂德便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抒发。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曰: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对此,《诗法家数》有云:“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旱朝》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批选唐诗》论曰:“意象俱足、庄严稳祢,较胜诸作。”《唐音癸签》认为:“《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檀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
《诗薮》则比较岑参、王维二人诗作说:“岑通章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颈联绚烂鲜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独颔联虽绝壮丽,而气势迫促,遂至全篇音韵微乖。不尔,当为七言律冠矣。王起语意偏,不若岑之大体;结语思窘,不若岑之自然;颈联甚活,终未若岑之骈切;独颔联高华博大,而冠冕和乎,前后映带,遂令全首改色,称最当时。大概二诗力量相等,岑以格胜,王以调胜;岑以篇胜,王以句胜;岑极精严缜匝,王较宽裕悠扬。”
《唐诗近体》总评云:“早朝倡和诗,明秀莫过于嘉州(岑参),王右丞(王维)亦正大,(贾至)原倡平平,杜(甫)作无朝之正面,自是不及。”清代邢昉《唐风定》则明确排序说:“(岑参)早朝诗第一,在右丞上。杜公不足骖驾。”
来源:西安旅游局
贾至、杜甫、王维、岑参等人的“早朝大明宫”诗歌唱和影响巨大,中唐时代便有“春日早朝应制”的诗歌唱和回响;众多诗人如武元衡、权德舆、张籍、王建、卢纶、白居易、刘禹锡、姚合、李商隐、许浑等等均写有“早朝”诗。甚至,后世的“隔时空唱和”也屡见不鲜。如,明代,柳方善有《元日独坐,次古人元日早朝大明宫韵》,韩雍有《春日与总兵杨公谒玄帝庙,因散步玉虚观,杨具酒小酌,和杜工部早朝诗韵》,张诩作《和唐人贾至早朝》,王缜写《早朝用岑嘉州韵》,胡所思有《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等等。
来源:西安旅游局
具体说回到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分析说:“起二句,‘早’字;三、四句,大明宫早朝;五、六,正写朝时;收,和诗;匀称。原唱及摩诘、子美无以过之。”也难怪清代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赞美说:“(岑参此诗)如仙乐之竞作,似丹风之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