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八十年前的《贵阳市指南》,提到了两个怪字,即“蘟子”和“肠衁面”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385832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1942年,贵阳文通书局付梓发行《贵阳市指南》一书,白绵纸铅印平装本,32开183页,附名胜照片4幅,地图3幅。由当时的贵阳市政府编审室编辑,陈恒安先生为主要执笔人。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我未见过原书,但有电子扫描本,全书分沿革、设市经过、社会生活、名胜、实业金融商务、教育文化、卫生、邮电、气候九章。最近得暇,大致读完,颇觉有些味道。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记载详尽,甚至连重要的店铺名称地址也一一著录,对于外地客人,确可起到按图索骥的“指南”之用。

其第三章《社会生活》有一节题为“黔味说略”,很是记载了一些老贵阳的旧时滋味,值得稍作申发。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陈先生写到“蘟子茶汤”时略谓:“蘟子之小粒如稷,其色灰黑,含油质。置沙锅内炒之,舂碎加盐,用以糯米年糕同食。有特殊风味。以之置于米浆中,搀和煮之,浓厚如乳酪。黔人名曰茶汤,通常以之与油炸巴(即糯米年糕之用油煎黄者)、豆沙窝(即油炸巴包豆沙者)、油条者同食,以作早点。”

此书既为贵阳市的指南,显然那时候本地还有类似的吃法,不知何故,蘟子茶汤悄然消失,不见于贵阳街头。余生也晚,未尝一顾矣。

倒是邻近贵阳的安顺,还保留着类似的吃法。即所谓油炸粑稀饭,但只配豆沙窝,且米浆掺和蘟子,也是后放入而非事先。当地人习惯将豆沙窝切做几块,放到盛好的米浆中,撒上炒制过的蘟子,浇一勺滚油,趁热吃,的确是绝好的早餐之选。而若干年前在大理,我也吃到过米浆配搭油条,蘸而食之,嗜辣者还可加入少许油辣椒,跟我们习惯的配甜豆浆完全是两种风味。看来文献记载的蘟子茶汤与油炸巴、豆沙窝或油条同食,不是贵阳以前所独有,且虽已消亡,犹可在其他地方寻求,估计其味相差也不会太远。

蘟子

今时贵阳人吃蘟子,仍然常见,多做包子、汤圆馅料或甜食的蘸料用,只是“蘟”多写为“引”,显然不对,但陈先生用的这个“蘟”字,在《类篇》有载:“蘟荵,菜名,似蕨。”好像也缺乏联系,不知他的根据是什么,鄙人才疏学浅,只能存疑,还望有识者不吝赐教为感。

此书还写到肠旺面,不过,旺字却写作“衁”,是个非常少见的古字,陈先生解释道:“衁字本为古音,说文,‘衁,羊血也’。故转用以呼畜血为衁子。”衁读huāng,一声,与旺音近,大概因此则久之而讹了。不过,还有一点比较值得注意,陈先生文中始终提及的皆是肠旺粉而不是面,大概当时的风尚跟今时不同。其由粉而面的演变如何而起,看来也值得仔细探究一番。

肠旺面

不过话说回来,世间原本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何况饮食之道。时过境迁,隔了若干岁月后,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原材料乃至制作工艺都“与时俱进”,实在不足为奇。

以前写过这样一段文字说——

所谓传统,原本难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每个人所以为的传统,都不一样。街头巷尾,标榜“正宗”的小吃不少,虽说是招揽生意的噱头,却也处处流露出唯我独尊的自豪。写这组文章,多少有这么一个意思,即消除关于小吃乃至于文化的狭隘见解,盖饮食跟人的流动和交融息息相关,于是乎也就不断演变创新,越发地丰富多彩。如果只找那些所谓根正苗红的小吃才着笔,大概不现实。

权做结尾。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