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张锳“式款牌规”碑,早五十年也许能改变历史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72173942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安龙北面的卡子隘,是出现在皇家恢弘作品中的小地方。而安龙南面的洞洒和当丈,不仅多次出现在皇家作品和档案,还是黔西南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之地,可以这样说,没有洞洒和当丈,就没有“南笼起义”,南笼也不用改名,自然就不会有“兴义”这个名字。清嘉庆二年(1797)六月,云贵总督勒保解南笼府城之围,经短暂休整,继续率军南下,于八月攻克洞洒和当丈两寨,首领王囊仙和韦朝元被俘,用槛车押解京城,惨遭凌迟之刑。这场席卷盘江、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此缓缓落下帷幕。

按照惯例,宫廷画家绘制《南笼首逆七绺须、王囊仙就擒图》以示纪念,乾隆皇帝“丁巳九秋(1797年农历九月)御笔”,题跋作诗。跋文:“云贵总督勒保奏报,攻克洞洒、当丈贼巢,首逆七绺须、王囊仙就擒,诗以志喜”。“首逆”中的王囊仙,又名“阿从”,自称“玉皇娘娘”,以洞洒为都,取年号“仙大”。“首逆”中的另一位“七绺须”,即指韦朝元。历史上关羽都只有“五绺须”,可见村民眼中韦朝元之威武。时韦朝元自称“玉皇大帝”,以当丈为都,取年号“天顺”。值得注意的是,乾隆皇帝尽管将韦朝元排在王囊仙之前,但《清史稿》记载,“当丈寨韦七绺须,以(王)囊仙有幻术,推为首”,这便是今天多数人只记得王囊仙的原因。当然,也许还因为王囊仙的少女形象,在对抗清军镇压时,更具有代表意义。

《南笼首逆七绺须、王囊仙就擒图》 来源:故宫博物院

乾隆诗云:“昨腊湖南始靖苗,今春黔复起狆嚣。猖乎杂种本联气,喜是逞狂未合朝。两督率兵同策决,一臣剪逆独功超。七凶賸六亦称捷,露布连来盼匪遥。”站在乾隆皇帝的角度,前四句对湖南、贵州前后爆发的农民起义,充满蔑视、愤慨和嘲讽。后四句是描述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南笼起义”过程。勒保亲率按察使常明、总兵官施缙,还“两督率兵”,即会同两广总督吉庆“同策决”,南北夹击,“分五路进攻洞洒,分三路进攻当丈”。诗中尽管说“一臣剪逆独功超”,但勒保系总指挥,“首功”可以,“独功”显然不行。王囊仙和韦朝元两人被擒,均是其手下官军具体实施执行。

王囊仙以洞洒营盘山为起义指挥中心,营盘长宽均300余米,内外两圈石筑墙,共有石卡门十余道,壁垒森严。时南笼知府庆徕先将外围墙垣拆毁,官军趁乱攻入,都司王宏信将王囊仙擒获。当丈位于洞洒东侧3.5公里,先由按察使常明率部围攻。勒保攻克洞洒后,亲往添兵驰援破寨,千总保洪玉、把总杨国仁将韦朝元擒获。诗的最后,乾隆皇帝把“南笼起义”提升到全国“高度”。“七凶賸六”的“六”,分别指湖北襄阳农民起义首领姚之富,白莲教起义首领刘之协、林之华、覃加耀,四川达州农民起义首领徐天德,以及南笼北乡(具体指今兴仁巴铃)起义首领王抱羊。意思是截止“九秋”,此“六凶”情况未知,但乾隆皇帝盼望胜利捷报的“露布”,能够纷至沓来。

王囊仙起义战斗遗址文保标志碑

今天,洞洒王囊仙和当丈韦朝元两个起义战斗遗址,都还残存500余米左右的防御残墙和几道残损严重的石卡门,与贵州大多数的山地军事营盘遗址现状,并无二致。另外,洞洒寨还保留几通王囊仙起义的纪念性石碑和文保标志碑,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立。其中有一通清代的四棱石碑,高近2米,方形碑座,庑殿顶碑帽,不仅样式与众不同,内容更是超前。

该碑是经过寨内村民“公议”而立,时间是“南笼起义”五十年后的清道光年间,根据能辨识的“蒙恩张府令断明”,这通乡规民约碑的文字中,加入了张锳“听讼断案”的内容。额题“式款牌规”四字,与黔西南地区大多数乡规民约碑的额题,有些许不同,反而比较类似黔东南侗寨的“款约碑”,也许这和张锳就任兴义知府前,曾代理黎平知府有关。大的方面讲,布依族和侗族都属“壮侗语族”,乡规民约中一些习惯用法互鉴也极为正常。

张锳“式款牌规”碑

碑文开头便道:“硐洒寨、板江寨,一概所耕系是粮田粮坡,牛场连界”。板江寨位于洞洒寨北,今两地均属幺塘村。意思是这一带都是耕田耕地,紧挨着的,就是牧草放牛的山坡。值得注意的是,碑文中使用的是“硐洒”,而不是“洞洒”,尽管两字互通,但根据兴义市住建局赵贡飞老师的研究文章,早期使用“硐”时,和“大片水田”有关,这个观点与碑文“粮田粮坡”是基本吻合的。碑文表达最重要的意思,是“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众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则失牛场之大业”。这句话的前半句,张锳取自《汉书·文帝纪》,意思是春暖花开之际,百草萌动,所有的生命都在享受快乐。但那些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又生活穷困的百姓,他们没有能力耕种,靠放牧为生。现在这些山坡被耕地占用,没有放牧的地方,自然就没有生活来源。尽管张锳没有引用下一句,事情严重到“或阽(diàn)于死亡”,就是濒临死亡的边缘,但张锳体察爱民之情,还是跃然碑上。

张锳“式款牌规”碑正面碑文拓片

据此,张锳“令断”,两寨“特剩诸山,榜洞山一坡,提盘山一坡,瓦产山一坡,秀峻坳,岩山一坡”,等等这些山坡,耕地不得侵占,只能放牧使用。这大概是黔西南最早的“退耕还草”措施了。保护放牧的同时,张锳也规定,“寨内秧田水沟,不容水牛践踏”。另外,张锳特别对弱势群体给与关爱,如“寨内鳏寡孤独,一概所耕粮山粮地,或免于粮(钱),使以于私积”,就是让无依无靠的人储粮备荒,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被迫举债的“鳏寡孤独”,村民“勿以欠债人而逞强”,就是不能通过放债的手段,兼并弱势者的土地。因石碑风化严重,大量条款无法辨识,但张锳“恤孤念寡、‌扶危济困”的执政理念,还是非常明晰。历史没有假设,农民起义的原因也不用赘述,但假如这块碑是立于五十年前,那洞洒还会爆发“南笼起义”吗?

编辑

张僡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