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经常可以见到“四脚蛇”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来,总是吓人一跳。因为“四脚蛇”的样子确实与蛇有几分相像,名字里又有一个“蛇”字,似乎蛇与“四脚蛇”的唯一差别就是蛇没有脚,而“四脚蛇”有四只脚;蛇是游走,“四脚蛇”是奔跑。
人们对蛇的恐惧感可谓与生俱来,所以听到“四脚蛇”也会害怕,这当然少不了以讹传讹的功劳。有人甚至把“四脚蛇”传得比毒蛇还可怕,说“四脚蛇”咬人后不会松口,必死无疑。其实到今天还没有发现哪种“四脚蛇”会有毒,且绝大多数的“四脚蛇”是不会咬人的,它们都是吃昆虫为主,只偶尔会吃一些蚯蚓、螺蛳之类的小动物。
被称作“四脚蛇”的动物有很多种,整个壁虎科、石龙子科和大部分的蜥蜴科的种类都被称为“四脚蛇”,全世界有六千多种呢。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别,只是一般人不会去关注它们,只知道它们是“四脚蛇”。
壁虎的身体扁平,四肢短,脚趾上有吸盘,身上有疣粒,没有活动的眼睑,头背部没有对称的大鳞片,能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匍匐和行走,一般晚上出来活动,遭到强烈扰动时,会自断尾巴逃离。蜥蜴和石龙子身上没有疣粒,而是布满了鳞片,头背部有对称的大鳞片。主要在草丛和乱石堆间活动,遇到惊吓时迅速逃离,一般白天活动。蜥蜴有较有力的爪子,所以常上树,蜥蜴身上的鳞片也较尖且粗糙,常起棱。而石龙子大多数四肢短小,身上布满了圆形的鳞片,体型有些像鱼,一般只在地上活动。
今天想说的是石龙子,体型中等大小,四肢发达粗壮,头顶具对称排列的鳞片,体表被覆瓦状排列的光滑圆形角质鳞片,眼一般较小,大多具活动的眼睑,瞳孔圆形,鼓膜深陷。侧生齿呈锯齿状。尾较粗,圆形,易断,且能再生。全球约有600余种,中国有38种。在贵州石龙子科的动物有石龙子、蓝尾石龙子、铜蜓蜥、蝘蜓等。外形看上去都比较相像,但铜蜓蜥明显要胖一些。
石龙子科的有些种类是卵生,有些种类是卵胎生,比如铜蜓蜥就是卵胎生。它们的授精卵在母体内就孵化成了胚胎,躲过了孵化过程中最脆弱的时期,卵产出来后很快就孵化出了幼体,能够自由活动,自身就能躲避许多风险。
石龙子身上有光泽,有些甚至是放出金属的光泽,如铜蜓蜥,就有如同古铜色的外表。既然名字叫石龙子,似乎与龙扯上了关系。你别说,石龙子那不可一世的表情和样子与传说中的龙或恐龙还真有几分相似。
有人将石龙子拿来当宠物养,说实话,还真不好养,你不如让它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去寻找食物,谈情说爱,还可以消灭不少人们定义的“害虫”。石龙子的食物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的身体发育时期,它的食物组成在种类选择上也有一些细小的差异,且差异比较明显。也许这与身体需要和食物的获得性有关吧。那么问题来了,石龙子是吃什么呢?先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
关于石龙子,这些冷知识你也许感兴趣:
石龙子科繁殖方式多样
石龙子科的有些种类是卵生,有些种类是卵胎生,比如铜蜓蜥就是卵胎生。它们的授精卵在母体内就孵化成了胚胎,躲过了孵化过程中最脆弱的时期,卵产出来后很快就孵化出了幼体,能够自由活动,自身就能躲避许多风险。
石龙子的分布区域很广泛
石龙子的分布区域很广泛,国内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广东、贵州、海南、香港。石龙子种类很多,分布较广的尚有蓝尾石龙子(长江流域以南)、铜石龙子(华南、华中)等。
最后回答⽂中问题:石龙子可捕食害虫,有益于农林业。以各种无脊椎动物如金龟子、蝼蛄、地老虎、天牛、蝗虫、蝽象、叩头虫及蛾类幼虫为食,亦吞食小蛙、幼蜥等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