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日夜》
00:00 / -回望2020,有太多故事发生,但最值得说的,应该是英雄城市武汉的76个日夜。
22号,记录武汉封城期间人和事的纪录片《武汉日夜》上映,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影片讲述了疫情期间武汉的无数个日夜。《武汉日夜》把这些平凡日子,用若干个普通人的视角梳理出来,用镜头直接记录了武汉城中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像一封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
《武汉日夜》海报
影片始于2020年疫情暴发,一月的武汉本是一片祥和,百家宴刚过,整座城满是春节喧嚣和热闹的氛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常住人口1000万人的城市瞬间陷入寂静。街道依旧灯火通明,但却鲜有人迹,而除了不时传来的救护车声,街上几乎听不到其他声音。
封城后武汉空旷的街道(图源:预告片截图)
然而,与空荡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满为患的医院。从病房到走廊,甚至是室外,疫情患者比比皆是。这种压抑和绝望,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但这段日子里,每个人都是坚强的,是一种温柔的坚强,是生命的力量:病房中退伍的老爷爷将馒头泡水调侃为满汉全席,而身体状况较好的大哥笑着说自己求生欲很强;方舱医院里大家相互鼓励,一齐跳广场舞,勤奋的高中生在认真做题;产房中新生儿的啼哭是对疫情最好的宣战;是这些人的积极向上向周围的人传递了不屈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方舱医院中认真做题的学生(图源:预告片海报)
同时,有一群人,为了守护病患而奋斗着:同为医护人员的夫妻为了方便工作也为了家人的安全,选择了睡在车里,他们脸上深深的勒痕是与病毒作战的印记;来自上海的援鄂队员除了照顾病人,也用言语鼓励着病患和战友;每晚在街头开车接送临产孕妇、在各个医院奔波的志愿者...正是这些人的守护与坚持,让全国甚至世界人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
婴孩响亮的啼哭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图源:预告片截图)
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情节:一位女护士长的父亲因病重救治无效不幸离世,但这个女儿,作为就在这所医院与疫情战斗的战士,却因为疫情防控规定,不能进入病房与父亲告别,她只能在门外哭喊,央求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隔着厚重的防护服,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但那股悲伤,却早已溢出屏幕,将我包围。
虽然有至暗时刻,但黑夜过后,是黎明投下的一束阳光。后来的镜头中,春暖花开,武汉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一位又一位的患者康复,走出医院,武汉的街道,又变得车水马龙,故事到这里划上了句号,而这些简单平凡的人和事,描摹出了我们期盼已久的静好岁月。
患者爷爷把柚子递给摄影师(图源:预告片截图)
纪录片拥有着其他影像所无法比拟的力量,那就是真实,而《武汉日夜》更是将这份真实发挥到了极致,一些镜头仅仅是默默的记录,就已经让人动容。生与死,相遇与离别,都埋藏在《武汉日夜》这封家书里。这些发生在武汉的真实故事,带给了我们那种不加修饰的震撼与感动,这些人,这座城,这段历史,值得所有人铭记。
疫情呼啸而来,在每个人的身体和内心留下了重重的痕迹,那段每天拿着手机看新增病例的日子所带来的焦虑与压抑,着实让人喘不过气,回想那时的情景,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健康和得来不易的战疫成果。
解封后的武汉(图源:预告片截图)
马上又是一年春节,我们在享受团圆和喜庆的同时,永远也不能忘记为了今天的静好岁月而奉献和牺牲的人。2020年我们错过了武汉的春天,错过了赏樱季,错过了太多太多。但期待今年,我们可以相聚在武汉,细细品味这里的春天粉色的浪漫,正如樱花的花语一样,是爱和希望。
(文字:张翼翔 配音: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