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提案建议晒晒看丨李洁琪: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文化建设

动静原创动静
1611484080

1月24日上午,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贵阳隆重开幕,动静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贵州医科大学教授李洁琪,看看今年她带来了什么样的建议。

李洁琪是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她一直十分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工作。在现场,她给动静记者展示了一组调研数据,“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842个集中安置区。集中安置区在充分利用好周边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新建社区服务中心(站)359个,已实现社区服务功能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建成图书室723个,乡愁馆269个,宣传栏861个;建成文体活动中心802个、老年服务中心673个、儿童活动中心674个。我们看到,全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工作力度大、速度快、成效明显,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李洁琪在调研中发现,在安置社区中,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引领功能不够,主要表现为服务中心影响力不深、活动持续性不够、辐射面不广等。同时文化活动内容少,大多还只停留在传统的读书看报、广播电视方面。在文艺演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开展不足,不能满足搬迁群众“求知、求乐、求美、求富、求健康”的文化需求。李洁琪说:“最重要的一点,文化人才匮乏,群众自身缺乏文化活动带头人,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不多。”

为此,李洁琪建议,要统筹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合发展,激发扶贫搬迁安置区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和挖掘安置区现有人才。

李洁琪认为,一方面要发掘好已搬迁的特定古村落乡村文化,做好创造性传承和保护,让真正有历史、有价值的东西留得下来;同时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多举办农民书画展、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体育赛事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意识地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确保每个村都有拿得出手的民间文艺团队,有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化品牌。

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回乡老干部、村小学教师和村中德高望重的族长、老村组干部等可以作为志愿者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为他们提升能力素质搭建展示平台。“文化建设不仅能丰富搬迁群众业余生活,同时还能在提高文明素质中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最终成长为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李洁琪说道。

记者

卓越

编辑

兰杰欣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