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她风采 | 王银香:“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脚步不会停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606738260
积分商场

“我们这里是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村里的银香伟业集团又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牛奶、蔬菜等民生物质的重任,所以我们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还要保障稳生产。”山东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告诉记者。

靠实干让盐碱地变身致富地

30年前,五里墩村还是典型的贫困村,土地几乎全是盐碱地,有人编了顺口溜,“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种啥啥不成,种草草不长”。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连照明用电都没有,村集体还欠着两万元外债。

为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当时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和支部一班人决定开挖盐碱地建窑厂,并带头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没有出路,就让党员干部为大家蹚出一条路!”就这样,村里最终筹集了10多万元启动资金,筑起了一座22门无烟囱轮窑,当年就获利8万元,迈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第一步。

紧接着,王银香又考虑创新发展思路,盘活多种经营,利用村里的水塘水坑进行鱼鸭混养,发展立体养殖,引导村民发展副业。1990年,为了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五里墩村率先开始了土地“反租倒包”,集约村民土地3000亩,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这样一来,村民不仅能得到土地流转的稳定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再就业,收入大幅提升。

土地集约之后,王银香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并制定了构建鲁西南有机农业框架的发展战略。但因为村里土地盐碱严重,不利于农业发展,王银香开始考虑引入畜牧养殖业,目的很单纯,就是“养牛要牛粪,改良土壤”。在此基础上,五里墩村“农牧结合、有机循环”的发展模式逐渐成熟并持续至今。

“我们这30多年来的发展,说白了就是带领大家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刨食,只有实现了产业振兴,才能留住人,村里才能有生机。所以当总书记讲到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很激动,因为我们这些年走对了路。”王银香说。

农牧循环发展成熟以后,五里墩村的产业链不断拉长、丰富,现在已形成了“种植基地5万余亩——奶牛存栏2万余头”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了包括牛奶、牛肉、蔬菜、副食等在内的产品体系。

培养人才,教育反哺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振兴离不开教育。王银香上任之初,就鼓励村民把资金用到子女教育上,村里在1990年就实现了小学免费教育,让孩子上学成了村民共识。

2007年,五里墩村又出台了教育深造鼓励政策,村民子女考上硕士生奖励5万元,考上博士生奖励10万元,形成了全村重视教育的热潮。人口仅有1600余人的五里墩村,培养出了200余名大学生,其中包括50余名硕士和博士人才。

两年前,“80后”海归硕士于沧龙放弃了海外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搞起了电商和新零售。“我是从五里墩长大的孩子,也是村里给我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所以一直想着为家乡做点贡献。”于沧龙说,“我所学的专业是供应链管理,希望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村里搭建起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多元化消费平台,让家乡的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线工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不仅仅要把校园教育做好,还要把家长教育做好。”王银香说。为此,我们开办了银香家长学校,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家长都学习和成长,把好习惯、好性格、好家风传承给孩子。

筑牢根基,村支部当起“领头雁”

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王银香担任五里墩村支书30多年,村组织一直保持着和谐稳定,从未出现过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这也树立了村“两委”的权威,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

“为了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五里墩村委也提出了发展方案,就是要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到一起,建设一个生活社区、生态景区、生产园区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王银香说,“我们进行了四季河公园的整修,改善了村里的景观和绿化,今年村里还将启动村居改造工程,村庄面貌将焕然一新。”

30年的乡村振兴路,作为领头雁的王银香走得并不轻松,但是正如她所说,只要不忘初心,让老百姓过得幸福,一切都值得。“原来的初心是让老百姓吃饱,现在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好。”王银香说,“因为我也是农民,我想的都是俺们老百姓的事儿。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乡村振兴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穆小敏

责编

黄雷

编审

杨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