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古小学位于贵州省施秉县马号镇的黄古村,因所处村寨距县城较远,又因该村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因此,生活在黄古小学的孩子们,多了两节特色课。
一是民族文化课,这堂课教授孩子们学习蓝靛染和苗族刺绣。通过植物染色,将一张张古朴的素布染成不同层次的蓝色,最后做成孩子们的校服。二是劳动课,这堂课教授孩子们种植蔬菜瓜果,最后成为自己的盘中餐,这个过程,也让孩子们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黄古小学不算大,一栋三层砖房作为教学楼,一栋两层木房作为微机室、苗族技艺传授室、爱心书屋以及食堂等。尽管学校不大,孩子们却能在这里尽情玩耍,他们会玩各种游戏,比如跳绳、扔沙包、老鹰捉小鸡等,欢声笑语和嬉笑打闹声填满了整个校园。
由于远离城区,配送来的蔬菜经过长途颠簸,总是丧失了最初的“新鲜”,所以学校开始带领学生们自己种菜。学校菜地就位于教学楼后面,一畦畦蔬菜瓜豆,就像成长中的孩子,每一块地的前方还竖有标牌,从一年级排到六年级,菜地名字分别叫“成长院”、“起航港”、“追梦园”、“彩虹圃”、“芳馨菜园”、“致远菜园”。
除此,孩子们的菜地中还种有一种特殊植物,用来制作染料,由学校民族课老师万秀英负责制成,万秀英老师介绍说,染料是有生命的,“活”染料呈青黄色,“死”染料呈黑蓝色且散发着臭味,即使是染缸里的“活”染料也需要每天护理,也就是不定期注入新鲜染料,否则它一样会变成“死”染料。也唯有“活”染料才能上色。
除了学习蓝靛染布,孩子们还会学习刺绣,他们会在学校里同万老师学,也会在周末回家后同奶奶学。自己民族的文化,就这样穿梭在他们手中,一针一线,一剪一裁,一染一晒,印刻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来自六年级的潘雨秋晨告诉记者,通过制作民族手工拿去卖,他们还领到了新被单、新学些用品,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原来其他人也这么喜欢自己民族的东西。
穿自己做的衣服,吃自己种的蔬菜,现代社会向往的生活方式,在这所叫黄古小学的校园每天上演着。黄古小学目前有学生180余人,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据学校老师介绍,因黄古村是由黄古、贵科和乌亚三个片区组成,过去,这三个片区都属于独立村寨,合并后,村寨范围扩大,学生也增多,因此,其他乡村小学都逐渐冷清,黄古小学却仍显得尤为热闹。
记者:王艺伟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