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 | 他们为什么摸耳朵?寻觅答案……

动静原创
158383818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前文《他们为什么摸耳朵,是“听”,还是“唱”?》发表后,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讨论。从留言反馈看,总体倾向“唱”,并举出一些实证。

台江县南宫乡白帮村苗族少女抚耳唱歌 余未人/摄

动静特约评论员余未人老师回忆,2003年曾亲自到台江县东南最边远的苗乡——南宫乡白帮村实地调查。当时村寨还未通车,也没有旅店,余老师便与苗家农妇同眠一床。据她回忆,白帮的短裙苗风俗保存特别完整,唱歌就是摸着耳朵的,并拍摄了一张苗族少女“摸着耳朵”唱歌的珍贵照片。又据动静特约评论员莫梅老师回忆,2009年其与同事赴丹寨县采录苗族飞歌时,苗族歌师也是摸着耳朵唱歌的。在节目录制现场,两位苗族歌师右手放在左手肘部,左手自然上扬,有象征性抚耳动作。再据网友袁刚留言,“榕江两汪乡空申短裙苗唱歌的时候也抚耳”。这些照片和回忆,对贵州现存抚耳唱歌的群体都有一个指向,就是黔东南的苗族。

丹寨苗族歌师抚耳唱歌

今天,苗族的主流分类方法,是通过苗语方言划分,有东部(湘西)方言、中部(黔东)方言和西部(川黔滇)方言三大族群。但历史上因通晓苗语的研究者有限,故多按照苗族女子服饰的颜色来划分,因此有青苗、白苗、花苗、黑苗、红苗等称谓。但苗族服饰的颜色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很大,并且相互影响,因此今天仅凭服饰颜色,非常难以区分。因此,民间又根据一些具体的特征来命名,譬如歪梳苗、打铁苗、花裙苗、谷兰苗、长裙苗、短裙苗、锦鸡苗等。然而,这些特征互有穿插,仍旧不能完全解决苗族支系问题。因此又出现冠以地名的称谓,如都匀府八寨黑苗、清江黑苗、八寨丹江罗汉苗、黎平府阳洞罗汉苗、天柱锦屏洞苗等。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抚耳唱歌的苗族,主要是居住在雷公山脉周边地区的短裙苗。雷公山区域的苗族属中部方言,最大的特点是全身着丰富多彩的银饰。民国时期因服饰尚黑,旧称黑苗,短裙苗则属于黑苗的一个分支。

雷山短裙苗少女(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短裙苗因裙比其他苗族短,故名。历史上的短裙苗女子,上着对襟衣,宽袖,长仅及脐。因冬无严寒,全年都穿一条约一尺二寸长的短裙。腰间系带,短裙系于腰下,裙上饰褶裥。据民国时期民族学家吴泽霖编著的《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记载,一般均在五百裥以上,因此相当耗费布料。短裙前后各有一块黑色绣花罩布,六七寸宽,比裙子略长。因为不穿袜子,一般下田干活都裸露双腿,非常方便,但有事待人会客时,需要缠黑色绑腿。短裙苗崇尚恋爱自由,恋爱活动俗称“摇马郎”,青年男女双方以唱歌的方式互相问答。一方先起歌调挑问,若对方有意,则相同歌调答复,歌词则即兴随意,活泼而自由。如下三首:

没有出嫁姑娘们,寨中共有多少人?
请快配给我一个,我们两个同路行,
我们两个同寨坐,快来赛个是神仙。

现在一同唱山歌,明年若逢一路过,
你俩匹配如意郎,我却单身人一个。

吃了早饭爬高山,攀把绿叶丢下滩,
大鱼小鱼都死了,不得情哥心不甘。

三穗县台烈苗族妇女(图片来源:寨头苗家风情录)

至于短裙苗唱歌用抚耳的方式,根据现有了解,均系祖辈代代相传。又据网友张晓松留言,其回忆“在三穗县台烈镇,苗族集体唱诵古歌时,男女也都用摸着耳朵的方式。”台烈地区的苗族女子一般着裤装,戴双角状头帕,因此猜测这支苗族抚耳唱歌,或许是受短裙苗影响。至于为何抚耳,一位喜欢唱山歌的网友“砂”有一段留言,其认为是“听唱兼容”的辅助性动作。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照录如下:“大多数唱山歌的人都会很自然的有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可以辅助让自己更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声音,也能助力唱歌的状态。”

甘肃松鸣岩花儿会抚耳演唱(图片来源:甘肃和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

从二千年前贵州西部汉墓出土巴蜀文化特征的抚耳陶俑,到青海、甘肃一带流行的“花儿会”民俗,再到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山歌,按动静编审老师王丹的话,这是“千年文物与今天乡野之连接”。历史真的如此奇妙,一代又一代,抚耳唱歌就这样传承下来了。

编辑

彭瑾

责编

李佳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