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0日),《农民日报》刊发新闻《贵州举行2025年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活动》。
近日,贵州省2025年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活动在贵阳市举行。本次活动以“保生物多样,固农业根基”为主题,是贵州省全国生态日“2+7”活动所包含7项活动中的首项活动。活动聚焦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主题,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展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化形式,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凝聚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
目前,全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59种,贵州有37种,涉及的主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有: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稻水象甲、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等。主要通过自然传播、人为传播或其他方式传播。其中,人为引种、不当放生或随意丢弃是扩散传播的主要方式。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贵州省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工作初步建成了联防联控机制,通过扎实推进普查监测,对部分重点物种开展集中清除行动,持续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近十年来,贵州省未发生因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严重受损的事件,总体形势保持可控。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和参与度,活动现场通过播放重点入侵物种科普宣传片、参观外来入侵物种科普展板、参观活体标本和科普游戏等方式,让公众直观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与防控要点。活动现场观摩了福寿螺防控技术,并设置了专家咨询区,科研机构代表与志愿者联合开展科普讲解,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