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团队正在承担我们国家的火星探测项目连接器制造的一个任务。”什么是连接器?况云刚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相当于航天设备中的“血管”,这根“血管”对加工工艺要求极高。“虽然现在的数控机床能加工很多复杂的产品,但对于一些航宇材料和新产品来说,工匠的长期加工经验同样非常重要。”况云刚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45岁的况云刚,自2000年进入贵州航天电器从事精密工装、塑胶模具、冲压模具、精密级进模具及小型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制造工作已有20多年。他先后参与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下潜、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产品可靠性关键零部件加工任务。
“做钳工这行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长期坚持”。出生在农村的况云刚,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在贵州航天高级技校读书期间,就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中级工职业资格。他凭借着一股子认真劲儿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跟着师傅们从模具识图、简单机加工开始学习。多年来,他每周除周六、日晚上不加班晚,几乎都坚守在车间,不停地劳作、钻研。据不完全统计,他平均每月加班时间在110小时左右,相当于每月比别人要多干十多天。
况云刚在头发丝上打出的孔
“勤奋开出梦想之花”,左手零件,右手工具,况云刚加工产品时就像在绣花,多年的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绝活。他能用0.05mm的钻头在头发丝上钻孔,只看加工的样件,能准确定位跳步30步左右的高精密级进模具故障原因;甚至看到模具设计图纸后就能预知试模后零件会产生的缺陷和问题,准确率100%。当别人对他的这些“绝活”感到非常难以置信时,他常常说“要多思考,勤练习,常总结,技能成就未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才能成为优秀的工匠。
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创新能手,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技十佳师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青年技能接班人”、航天技术能手,贵阳市市管专家、贵阳贵安“省部级领军人才”、首届“筑城工匠”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贵州省第四届“贵州工匠”。
工匠不仅只是照着图纸加工,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年来,况云刚扎根一线,不断向加工技术空白领域探索,向加工难关挺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22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5600万元。他攻破了超薄壁材料零件深拉伸成型项目,使之成为国内军工企业第一家研制成功的宇航空间站产品。同时他成功攻破精密成型工装技术瓶颈,为产品进军俄罗斯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争取到了俄罗斯首张2000多万元的外贸订单,为公司获得国际订单超过2亿元,同时该技术作为行业首创,获得了贵州省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车间里,况云刚是一名专家级的“医生”,有着高超的技艺,手上握着一把专攻疑难杂症的“杀手锏”,公司内所有涉及工装模具类的疑难杂症在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人称“况大师”。况云刚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以班组和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培养优秀人才,传承工匠精神。近两年,况云刚总结多年积累的经验,编制了《先进模具制造实用经验100例》及钳工学习相关试题,编制金丝键合平面打扁工艺企业标准规范2份,用以指导年轻员工。
“技能成就梦想,匠心点亮人生”,况云刚作为一名模具钳工,在不到一平米的工作台上,用卓绝技艺、敢为人先、甘心奉献成为了军工行业耀眼的“明星工匠”“技能大师”。他说:“特别是当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产品走向星辰大海的时候,倍感骄傲。”
2020年,他指导的徒弟在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获第二、四名,曾作为技术指导,带领选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师贵州省选拔赛,取得了包揽装配钳工项目前三名的好成绩。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带出23名徒弟。其中高级技师1人,技师12人,高级工10人。2022年,他被贵州省国防工会授予“十佳师徒”称号。
工匠技艺也需要传承,2020年成立了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况云刚不仅为企业培养着技术人才,同时还常常出现在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贵州航天工业学校及贵州装备职业技术学院,为学校的模具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计划、课题研发和培训实习提供“云刚方案”,与师生分享技术经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他希望将航天精神带进学校,让这种精神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