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史中的贵州”今天介绍困牛山战斗中,百名红军英勇跳崖,用生命保护群众的故事。
红六军团是湘赣苏区唯一的主力红军,其根据地与中央根据地(中央苏区)隔江相望,是中央根据地的西面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除担负着保卫和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任务外,还担负着配合中央红军作战的使命。
《困牛山战斗》全景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电令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转移到湘中,创建新的根据地,配合与支持中央红军主力即将进行的战略转移。8月,奉中革军委命令,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两个师六个团共计9700多人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同年10月初,红六军团进入贵州石阡、余庆地区。此时,湘、桂、黔三省军阀代表李觉、廖磊和王天锡在施秉的烂桥召开紧急会议,认定红六军团不会西渡乌江,必经余庆、石阡去黔东和红三军回合,并商定对红六军团的配合作战计划,企图将红六军团消灭于石阡地区。这一敌情,中革军委和红六军团没有察觉,因此,红六军团遵令调头东进。7日,遭遇桂敌,甘溪战役失利,红六军团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重围,红六军团分头突围。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军团部从朱家坝向南转移,拟二进甘溪出石阡。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率领红18师52团800多壮士断后,战斗到最后的百余名红军战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敌军和被迫走在敌前面的老百姓,红军战士边打边退,直到退到悬崖边。为了不做俘虏和误伤百姓,战士们毅然集体跳崖,团长田海清和百余红军战士壮烈牺牲。师长龙云率部突出重围,25日遭遇黔军金典团,龙云受伤被俘,后在长沙英勇就义。200多名红军指战员突出重围,历经艰辛,寻找主力,先后重回部队。红52团在困牛山的激战,为红六军团主力胜利突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诠释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困牛山群众被红军壮举感动,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和收养红军,涂三元、朱绍清等为红军带路突出重围,思南区长张云之等收留、救助、掩护、收养红军战士数十人,逢年过节照习俗到红军壮举遗址纪念红军壮士。
解放后,萧克将军题写“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在红色土地和翠绿松林的映衬之下,纪念碑显得更加高大、庄重、肃穆,已成为当地人民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困牛山战斗遗址于2004年1月被石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石阡县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