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深夜,天空阴沉沉的,一场春雪悄然落下。
在这个安静的雪夜,彭阳县一名4岁多的小女孩亮亮(化名)因意外抢救无效,永远了离开了这个世界。
亮亮的爸爸蹲在床边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希望她能睁开眼,但孩子再也听不到呼唤,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亲人。
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亮亮的家属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的爸爸和叔叔们流着泪找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表示孩子已经走了,愿意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把爱和希望留给人间。
4岁女孩捐献角膜及遗体
4名患者重见光明
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协调员和自治区红十字会协调员协助家庭处理后事,并办理眼角膜捐献和遗体捐献的相关手续。
雪还在下,2月28日凌晨,宁夏眼科医院接到了宁夏红十字会的紧急电话告知:有位因车祸外伤去世的4岁多女童,其家属有角膜捐献意愿。
宁夏眼科医院立即组织专业医护团队赶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0点20分到达现场,对捐献者角膜组织初步评估,非常珍贵且完美的角膜,这是小天使亮亮送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
宁夏红十字会协调员为捐献者亮亮安排了一个简单而郑重的缅怀仪式,家属、医护人员、宁夏眼科医院工作人员、宁夏医科大学遗体接收工作人员一起垂首默哀,向宁夏最小的遗体及角膜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点05分,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积极配合支持下,宁夏眼科医院工作人员怀着敬意完成了捐献眼角膜的获取,宁夏医科大学也接受了捐献者遗体。
珍贵的角膜被宁夏眼科医院的当班医生小心翼翼地登记入库,随后,宁夏眼库迅速启动分配机制,根据角膜片质量评估情况,按照角膜移植预约登记的先后顺序进行筛选,最终选取4名患者。其中2名患者移植手术已于当日完成,另2名患者手术正在准备中。
手术争分夺秒地进行。为了让捐献的角膜以最好的状态用到患者身上,宁夏眼科医院启动绿色通道,为患者第一时间安排各项术前检查。
2月28日下午4时,第一批2名患者的角膜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历时6小时后,宁夏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慧平及其团队,为1名角膜皮样瘤的患者和1名边缘性角膜变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杂的角膜移植手术。
剩余的角膜材料将继续为另外2名患者实施移植,其中1人是圆锥角膜患者,一人是角膜碱烧伤,角膜干细胞缺乏患者,目前手术正在准备中。
她是宁夏第一个幼儿眼角膜和遗体捐献者
小亮亮走了,把爱与光明留在了人间,她成为宁夏第一个幼儿眼角膜和遗体捐献者。
记者从宁夏红十字会获悉,《宁夏眼角膜捐献条例》2020年9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宁夏有9248名志愿者登记捐献眼角膜,已有3位眼角膜捐献者实现了捐献,为9位眼角膜患者进行了移植,让他们重见光明。
宁夏眼科医院院长盛迅伦说,2011年,宁夏角膜病流调数据显示,宁夏有眼角膜病双眼盲患者约1.57万人,单眼盲患者约4.98万人,每年还有不断增加的新的角膜盲患者。
其中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眼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但由于眼角膜来源不足,每年能够开展的眼角膜移植手术不足50例。
盛迅伦呼吁广大公众关注眼角膜捐献工作,积极参与到角膜捐献的行列中来,为更多的眼病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