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列为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这一论述在贵州代表团和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作为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书写了减贫精彩篇章。今天的《党代表面对面》,我们邀请了二十大代表冷朝刚、王镇义和贵州各地干部群众共议脱贫攻坚千年梦圆,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新的“黄金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作二十大报告时讲到三件大事,让亿万人民心潮澎湃,尤其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贵州人更是深有感触。
二十大代表、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感慨地说,这些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贵州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终于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我们村建起了大蒜、辣椒加工厂,开设了黄牛养殖场,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了‘山顶林、山腰果、坝上蔬’的产业布局。” 冷朝刚说,回顾新时代这十年,青杠坝村从一个曾经以编织草鞋增收的“草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曾经不足1200元,增长到现在的1.62万元,村集体经济资产累积突破5000万余元。接下来,青杠坝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村民的收入再翻一番。
二十大代表、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王镇义说,在这场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贵州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探索出了一些贵州战法,总结了一些贵州经验。比如,全省192万群众搬出大山,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为全国之最。而且贵州率先在全国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安置。
“以我们黔东南州为例,我们搬迁了7.07万户30.81万人,全部实现城镇安置,而且搬迁的少数民族占比超过82%。”王镇义介绍,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当地想方设法留住乡愁。“比如凯里的上马石社区,从搬迁之初就实施亲情安置,将同乡、同村、同组和具有亲友关系的搬迁群众进行集中安置,方便他们出门就能‘走亲戚’,一起过‘苗年’。我们还在安置区设立乡愁馆、芦笙场、戏台等文化平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悠久的苗侗文化得到传承。我们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新时代这十年,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全胜。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要向前看。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贵州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一起到希望的田野去看看。
眼下,正是黔西南州楼纳村1200亩高标准水稻的收获季,剩余的500多亩计划在两到三天内全部收完。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派出5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加紧作业。原来一亩地需要两个人花一天时间才能收割完,而现在一台收割机1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
“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五六十亩,这几天我们在楼纳已经收了六百多亩水稻。” 收割机操作员姚致远说。
“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从打田、插秧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非常快速!” 黔西南州楼纳村种植户黄定元高兴地说,新生活越来越美好。
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祖荣介绍,今年以来,当地积极推广农机农艺,粮食亩产最高达到1154.68公斤,连续四年创全省历史新高,粮食总产比去年增收7.1个百分点,粮食单产比去年增加5.8个百分点。
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楼纳村视察时,勉励大家把布依族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让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发展,楼纳村已经发展成为希望沃野,产业丰茂,现代农业节节高。
“在布依话里,‘楼纳’就是‘美丽的田坝’。现在我们楼纳,就是名副其实的‘美丽的田坝’。”黔西南州楼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再安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楼纳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3896元,提升到现在的15220元,翻了5倍。
新时代十年,黔山秀水气象新。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在黔南州卡蒲毛南族乡卡蒲小学内,同学们穿着青蓝相间的民族服饰、挥起鼓棒,正在进行课间操。这是由毛南族传统的“打猴鼓舞”改编而来的猴鼓操。今年9月,卡蒲小学搬到了距离卡蒲毛南族乡安置小区仅10分钟路程的新校址,校园的面积比之前扩大了2倍,孩子们上学也更加便利。
卡蒲小学学生索怀奇说,以前,从老家到学校要走2个小时的路,现在一家人住在安置小区,新学校离家、离妈妈上班的工厂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卡蒲小学学生刘天钰说,新学校里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还开设了毛南族语言、舞蹈、山歌等特色课程,她希望更多人了解毛南族的文化。
卡蒲毛南族乡党委副书记岑志兵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乡累计获得5亿多元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接下来,当地毛南族同胞们还要继续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在全面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继续大步前进。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一个生动缩影。千年梦想终得圆,让我们乡村振兴再出发。
特别鸣谢:
导播:娄梅麟
视频:屠鹤立 张文彬
音频:曾黎 付啸
灯光:唐平 姚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