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时期。目前,贵州省各地正紧紧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充分利用风能、光能优势,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在毕节纳雍县阳长镇光伏发电基地,成千上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格外耀眼。近年来,纳雍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利用闲置的石漠化荒山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就能给当地上千户农户带来200多万元收入。
在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纳雍新能源项目每年可“捕捉”绿电6亿度,产值2.5亿元,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质产业。
贵州省纳雍县能源局能源开发股负责人王凯表示,目前纳雍有新能源项目28个,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全容量建成7个,装机规模49.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6亿度,年产值2.5个亿。
黔西南州册亨县大顶柱发电站是黔西南州唯一一座“风光互补”发电站。该电站于2017年开工建设,2018年实现并网发电,年平均上网电量9203万千瓦时。
与传统的光伏或风力发电站不同,大顶柱“风光互补”发电站除了安装有单晶硅光伏组件外,还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弥补了风电和光电独立系统的缺陷,实现24小时不间断输电。
贵州黔西南金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总支部书记贺宇介绍,大顶柱风光互补电站年平均节约标煤2.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17万吨。
截至目前,册亨全县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已达22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4万千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贵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达4200万千瓦,全省能源结构将不断优化。
通讯员:黔西南台 册亨融媒 刘芳权 孙大坤 纳雍融媒 宋东 王进 毕节台 刘畅 王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