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送瓜也是一种曾经的风俗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015176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节前,朋友小金瓜到清镇参加瓜灯节,带回一枚大南瓜,据说为高手匠人所制,在瓜皮上刻出树木山峦和一只雄鹰。正好当晚在她的地盘上聚餐,开玩笑说,这瓜显然不能久存,还不如煮来吃掉……

当然没有同意。毕竟辛辛苦苦刻得来,直接下肚,似乎有些对不起这份手艺。

说起来,瓜与中秋节还真不是毫无关系。知堂老人《儿童杂事诗》“甲编”,有关中秋的一首就说:“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

瞧见没有,中秋祀月,除了月饼外,还有南瓜。而依周作人的自述,此一类诗“实亦是竹枝词,须有岁时及地方作背景,今就平生最熟习的民俗中取材,自多偏于越地,亦正是不得已也”。换言之,竹枝词里颇存不少民俗史的材料,有助于学者了解已消逝的不少旧时风俗。

所谓竹枝词,在传统的诗文里地位不高,原因显而易见,是由于出身较低微。盖竹枝词源出川东、鄂西一带,本是一种可以唱和的民间歌谣,中唐诗人刘禹锡谪居夔州时,作《竹枝》新词九首,流传既广,其体也就盛行于世了。因其形式上较宽松,兼采俚语俗谚入诗,体近打油,有时不免为人所轻视。

对此,周作人也有申说,他在《苦茶盦打油诗》“序言”里写道:“我自称打油诗,表示不敢以旧诗自居,自然更不敢称是诗人,同样的我看自己的白话诗也不算是新诗,只是别一种形式的文章,表现当时的情意,与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

而这种散文,在我的朋友、民俗学家龚德全兄看来,可称为“民俗散文”。知堂老人竹枝词自成一体,钟叔河先生笺释其“儿童杂事诗”,配以丰子恺的图画,堪称“三绝”,上引中秋一首,钟叔河注释说:“素夹沙即用素油做的月饼,红绫饼则用猪油。夹沙谓馅,即是豆沙也。顾雪卿《土风录》:饼饵馅以赤豆末红糖炒之,曰豆沙。”

豆沙月饼,黔人叫做“洗沙月饼”,对我而言,其记忆可说是甜蜜。中学时代,鄙校与一家三线建设时搬来贵州的大厂相邻,每到中秋,厂里食堂便大批制作洗沙月饼,供应本厂职工。因新鲜而价廉,在那个商品经济还不算太发达的年代,吸引力可想而知。同学中有该厂子弟,或赠或换,弄到一两张饭票,下课后飞奔去买到手里,犹有余温,囫囵吞下,真觉得天下美味,莫过于此。

时过境迁,现在偶尔见到洗沙月饼,总还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只是早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仔细想想,倒也未必是人心不古,做出来的东西不如以前,根本上还是物质过度丰富,再好的东西也勾不起食欲。

类似这样的世情衍化,碰巧就是竹枝词最得宜的题材,我本人偏爱竹枝词,一多半或由于此。

清人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也有咏中秋的一首说:“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自注曰:“俗以端午为小儿节,中秋为妇女节,有送瓜、洗眼、摸秋、叠瓦塔等俗。”

这些年来,春节都没什么年味,遑论中秋。既往不可追,所记犹堪怀,吃月饼,读竹枝词,欣赏一枚刻得非常漂亮的南瓜,顺带着也便忆了旧。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