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粒种子……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我”的眼里有怎样的风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动静新闻客户端联合长江经济带6省市媒体——华龙网、七彩云端、长江云、今视频、中国蓝新闻、看看新闻Knews推出策划联动报道《上春山 看春水——“我”眼中的春天》,通过“我”的视角,看城市、乡村发展新画卷,晒自家的“绿色家底”,共话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叫我油鱼子,其实我的大名叫宽唇华缨鱼,我是生活在赤水河的小型底栖鱼类。我平时不善交际,只喜欢安静地待在赤水河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可是我这简单的生活却来之不易,早些年,受污水乱排、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我们一度面临生存危机。除此之外,支流的小水电站,阻断了洄游通道,将我们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电站生态水下泄量不足,加之沿途城镇取水,导致干流水量间歇性、季节性减少,每年繁殖季,大量产于浅滩的鱼卵裸露,被风干、晒干。于是在2015年的时候,我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种类。
赤水河独有的鱼——宽唇华缨鱼
以为再也见不到大家了,好在2017年赤水河流域就率先开启禁渔模式。2020年1月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从2021年开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上游地区监管部门大力整治偷捕行为,沿江渔民纷纷退捕上岸,我们也有了更加安全的家园。
逶迤的赤水河 熊洪全摄于赤水市复兴镇
2021年5月,云贵川三省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从2021年7月1日起同步实施,形成“省际间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全流域保护一盘棋”的新格局,让赤水河流域水长清、岸常绿,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遵义,一场赤水河“护鱼保卫战”也因此打响,其中最为难啃的骨头便是小水电拆除工作。大同河是赤水河的支流之一,曾建有小水电站17座。近年来,赤水市陆续实施小水电拆除生态环境修复系统性整治(一期)和小水电站拆除后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二期)等重点工程项目。截至2023年年底,赤水河全流域373座电站中,已有320余座小水电被拆除。如今,大同河在赤水市境内的12.5公里干流河段已实现了全面自然连通。
如今,放眼长江上游,我所生活的赤水河是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这里生态系统完整,生物资源丰富,3000余种物种在此休养生息。据介绍,赤水河常见鱼类现有167种,包括我们宽唇华缨鱼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11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黄金水道——赤水河 李巍摄
这么说,赤水河不仅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美酒河、英雄河,也是生态河,是一条自由流淌的河。当初建电站是为了当地发展;而如今拆除电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是为了这幅山青岸绿、鱼翔浅底、飞鸟云集的美丽生态画卷常见常新。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制图: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