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1年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今天(7月21日)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就贵州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
发布会上,胡继承就贵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是开展农资打假,净化农资市场。2021年1-5月,全省农业执法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331件,立案数同比增加20%,立案数同比增加20%,持续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其中种子415件、农药450件、兽药157件、饲料125件、肥料29件、其他155件等。
二是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目前全省已开具合格证的生产主体有5414家,累计开具17.29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达24.66万吨。
三是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以水稻、马铃薯、茶叶、蔬菜、水果等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为重点,全省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526个,全省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37%,较2019年提高3.48个百分点。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截止目前全省绿色食品产品371个。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151个,居全国第8位。共有 459 个生产组织获得 1334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证书数位列全国第4位。
五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坚持检打联动。2021年1-6月,组织全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共检测样品14522个,合格14502个,合格率达99.9%。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农兽药残留超标,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3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情况和20个不合格产品名单,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立案查处,处置率100%。
六是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农业农村部命名的播州区、凤冈县、习水县、江口县、印江县、长顺县、罗甸县、雷山县、七星关区等9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加强福泉市、湄潭县、开阳县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的指导,确保创建成功。
七是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制定了《贵州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围绕豇豆、韭菜、芹菜、鸡蛋、乌鸡、肉牛、肉羊、大黄鱼等11个重点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控源头、抓生产、盯上市、强执法、建制度,加快解决禁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实习生王震、刘雨欣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