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是医学上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能及时诊断出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疾病、血液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特别是,在肾脏功能下降过程中可能会有蛋白质或者血液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在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被查出。
但是,很多朋友在拿到尿常规报告时却一脸茫然,表示看不懂,今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安院区)检验科副主任黄健来教教大家如何基本看懂尿常规报告。(请戳视频↓↓↓)
据黄健介绍,尿常规的检查项目分为三部分:尿液形态如颜色、透明度等,干化学11项如葡萄糖、酸碱度、尿蛋白等,以及尿液有形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其中,以下三个检查指标值得注意:
1、尿蛋白
通过尿蛋白能发现肾脏疾病,无论是急慢性肾炎,还是肾功能不全,又或是肾病综合征都会伴有尿蛋白阳性,还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红斑狼疮等所引起的继发性肾损伤尿蛋白也呈现阳性。
2、尿潜血
小便中有血时做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潜血呈现阳性,说明尿路感染或尿路结石,也有可能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或肾炎。
3、尿白细胞
通过看尿白细胞能了解尿路有没有感染,若尿白细胞呈现阳性,需警惕尿路感染。不过尿常规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白带混入或饮食等。还需结合病人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综合判断。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选择晨尿
进行尿常规检查很多细节需注意,特别是在合适的时间采集样本。建议接受检查的人选择晨尿,早上起床后膀胱充盈,没有饮食或者水分大量获取干扰结果,晨尿是比较准确的,可以在起床之后及时收集尿液并马上送去检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了解尿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有疾病也可以及时发现。
如果是选择其它时间段采集样本,摄入了食物,补充了较多水分,可能结果有误差。
2、采集样本后尽快送检
样本采集之后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送去检查,这样可以保持指标的稳定性,避免时间过长其他因素干扰让指标出现变化。很多人采集了尿液后没有立即送检,而是放置了一段时间,如果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再去检查,里面的某些物质被细菌分解,指标会出现变化,结果同样有误差。
3、选择中段尿
要避免尿常规检查结果不准确,还应该在排尿收集样本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尿段。排尿可以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选择中段是最合适的。
因为前半段尿液样本中容易混杂着前列腺液或者部分细菌,可以先排尿一会儿让尿道冲刷干净,选择中段的尿液可以确保不受到细菌的污染,相比前段以及后段的尿液来说中段的尿液检查结果会更加准确,可以避免受到二次污染。
4、样本尿液量要足够
采集样本去进行尿常规检查,应该有足够的量。很多人没有了解采集样本需要多少量,可能收集的尿液量非常少,这样无法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一般盛装尿液的容器有刻度,具体要采集多少量的尿液作为样本去送检,应该咨询医生意见,满足条件才可以送去检查,否则尿液量过少结果也会受到影响,这是采集样本进行尿常规检查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