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美国水利专家托德称赞的这座石拱桥,横跨滇黔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9694250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一位美国工程师在华二十年》记载,1927年8月,时任黄河工程顾问、美国水利专家托德先生,在结束云南为期三周的骑马旅行后,受时任贵州省主席周西成邀请,携夫人从云南返回贵阳,参加环城公路通车典礼。从云南进入贵州的交界,托德用“A good cut-stone arch bridge on zhe border of Yunnan and Kweichow”描述了界桥,即“滇黔交界一座技艺精湛的石拱桥”。托德先生作为周西成聘请的贵州公路总设计师,能够专门为这座桥留下珍贵的影像,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这座桥就是“滇黔锁钥”永康桥。

永康桥 1927年8月美国水利专家托德先生拍摄

永康桥横跨于滇黔两省界河江底河上,呈东北至西南向,东西两岸分别为贵州省兴义县乌沙镇岔江村江底组和云南省罗平县钟山乡老渡口村纳革得组,历史上便是滇黔两省的交界要道,以舟楫为渡。据府志载,清嘉庆丁卯年(1807),兴义知府陈熙在此设官渡,并撰《江底官渡记》叙其事。江底河的下游,因泥沙较多,因此也统称为黄泥河。永康桥为三孔石拱桥,长67.71米,高21.2米,宽6.74米。中孔净跨24.6米,矢高10.6米,东西两孔净跨分别为9.4米和9.8米。从托德先生1927年拍摄的照片看,桥面为石踏步,两侧有低矮的护栏石,护栏东西两侧桥头锁口石柱上,各雕刻一对石狮。主跨下的分水石十分坚固抢眼,又高又尖,经测量高达7.58米。此外,位于兴义的东岸,还建有一座凉亭。古驿路穿过凉亭依山向上,整体呈侧W形,两个拐角处明显还各立一通石碑。今除凉亭不存,石狮后补,其余均保存完好。

主跨下的分水石十分坚固抢眼

永康桥

两块建桥石碑保存完好,故历史脉络相当清晰。“永康桥颂并叙”石碑立于“民国九年季夏月上浣吉日”,即1920年农历6月上旬。通高2.45米,宽1.05米,厚0.2米。开篇即说了建桥原因,称“江底河,红水江之上流也。界滇黔,闻两省往来,必于是焉济。然水势湍急,不利舟楫,值江水盛涨,渡尤险,自来遭汩殁葬身鱼腹者,不知凡几”。最开始是兴义刘氏的“铭之”和“统之”想“于斯修建石桥”,即老大刘官箴和老三刘官礼。但终因条件限制“未果”。继承并完成先人遗志的,是刘官箴的二儿子刘显潜(字如渊),时任全省清乡游击军总司令兼贵州全省清乡督办。建桥大背景是“民国五年丙辰(1916)秋,既定黔乱”,即贵州参加护国成功,袁世凯已亡,乱局已定,故才有精力修建石桥。具体时间“始于戊午孟冬,而工竣于庚申之夏”,即1918年农历10月到1920年农历5月。

“永康桥颂并叙”石碑拓片

“永康桥颂并叙”共计300余字,文字不算多,但内容比较丰富。有描述地理位置和环境的“沾益之阳,盘水滥觞,下注黄泥,汇为红江”,有描写建桥的“罄山鞭石,稳驾鼍(tuó)梁”,也不乏为刘显潜歌功颂德的“仁者用心,流泽无疆”等溢美之词。碑文左右两侧,镌刻一副石联,大气磅礴。云:“舟楫可济川,何如虹跨西南,支撑大局;乘舆徒示惠,未若日明廿四,砥柱中流。”碑文落款“南笼县绅商农工各界公立”,反映出当时行政区划的变更。民国建立后,清代的府、州等行政单位被废除,改成省、道、县三级,贵州按方位设黔中、黔东、黔西三道。因安龙所在的兴义府被废,所以改为南笼县,隶属黔西道。护国前的1914年,刘显潜被北洋政府委任为黔西观察使(不久后改称道尹)。黔西道最开始驻安顺,后驻毕节,刘显潜上任后,就直接迁到原兴义府的府署所在地安龙。这块碑为1920年立,所以落款为“南笼”。如果是两年之后,就不能这样落款了。因为1922年底,当局因“南笼”名称“欠雅驯”,就是名字不典雅,县名改为安龙。

 “永康桥颂并叙”碑文两侧石联拓片

另一块“永康桥记”石碑,立于驿路第二个拐角,与前碑大小相当,为“邑人刘显潜谨记”。时间则比前碑稍晚,为同年农历八月中旬。主要说桥成已有日,“四方来观,咸归功于显潜”。据县志记载:“桥成时,滇黔人士观者万余”,两岸山头人满为患,因此刘显潜自谦“幸际其盛果,何功之足云”。具体负责建桥施工的,为“愿以身任斯役”的周农风,周农风系刘显潜手下参谋长,其还在驿路入口的石拱门额,留下“峭壁”两字扇形石刻。对于建桥资金,文中特别提到四人“合力赞助”,分别为教育界赵天如、军政界张步卿、黄济周以及族弟刘显耀(字如炯)。整个建桥“用金五万有奇”,即五万多两白银,除“乐捐而外,显潜所补助也”。原有说法是刘显潜挪用全省清乡游击军的军费,但这种传言有历史偏见,查无实据。另外,文中记录“襄其事者”,即对建桥有帮助的人,还有陈吉之、方如正、马用之、杨缉熙、何禹钦、肖春庭、彭寿生、黎春庭、曹继卿、何明伦等兴义名流,其中何明伦是何应钦父亲。

如渊总司令桥成纪念”摩崖

“永康桥记”石碑提到的建桥日期,为“戊午冬十一月”到“庚申八月”,总计“阅二十有二月”,比“永康桥颂并叙”石碑提到的竣工日期,时间略长三月,猜测刘显潜应该算上了桥梁的附属设施建设,譬如位于西岸的碉楼、东岸的石拱门和两岸的驿路修补。东岸驿路入口的石拱门,落款便是“民国九年秋”,而不是“夏”。另外,驿路旁石壁,还镌刻有两块摩崖石刻。一块为“如渊总司令桥成纪念”,离地2.45米,横长形,高0.88米,宽1.6米。为时任盘县知事王治和盘县厘税委员龙为霖谨题,颂词云:“砺耶带耶,维黔之疆。矢耶砥耶,维道之光。懿哉刘公,弥永而芳。敢告来者,视此津梁”。书写者乃何绍清,系粤东人士,时任刘显潜游击军司令部从九品下士。另一块摩崖石刻较高,为刘显潜自题。离地4.45米,横长形,高近1米,宽2.9米,楷书阴刻“滇黔锁钥”四个大字。

“滇黔锁钥”摩崖

这座桥为什么称为永康桥,志书中没有说明原因。但当地老百姓喜欢叫江底桥,这个好理解,因为建桥地点就在岔江村的江底寨。但无论是碑文还是官方正式名称,一直都是永康桥。猜想无外乎两点,一是寓意好,谓之可永保安康。二是刘氏的根基在兴义下五屯刘氏庄园,时称永康堡。今天,我们从托德先生拍照的位置重新照一张进行比对,尽管历经百年洪水的冲刷,但永康桥没有一点变样走形,屹立如初,的确称得上“A good cut-stone arch bridge on zhe border of Yunnan and Kweichow”。

编辑

张僡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