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釉瓜棱双系陶水盂
在古代,水盂是文人墨客在书房中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具之一。它主要用于储存和研磨墨汁时提供水源,方便文人在书写和绘画过程中随时蘸水,调节墨色的浓淡,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施釉是制作褐釉瓜棱双系陶水盂的关键步骤之一。工匠会先将陶坯进行素烧,然后再在其表面施上褐釉。施釉的方法采用浸釉、浇釉或刷釉等方式,以确保釉层均匀地覆盖在器身上。褐釉的配方通常由含铁量较高的矿物原料和助熔剂等组成,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铁元素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釉面呈现出独特的褐红色调。
采用手工拉坯或模制的方法成型。手工拉坯能够使器物的胎体更加均匀、致密,同时也能赋予器物一种自然的手工韵味;模制则可以保证器物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在成型过程中,工匠会在器身上塑造出瓜棱的形状,通过细致的刮削和打磨,使瓜棱的线条更加流畅、清晰。
贵州省博物馆的褐釉瓜棱双系陶水盂,其独特的瓜棱造型、精美的双系装饰以及古朴的褐釉色泽,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承载了当时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