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844亿元,增速6.1%,增速排名全国第一。这一成绩是怎么取得的,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贵州农业部门又将采取哪些措施,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动静记者对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昌鹏进行了专访。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
杨昌鹏介绍说,今年,贵州农业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今年一开始就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秋收时又遇到了较强雨季,可以说困难重重。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建立了产业化专班化工作推进机制、“厅长包片、处长包县”的责任落实机制、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机制,加强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成效持续显现。夏粮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查找和补齐种养、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上的短板和弱项,突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坝区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做大做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同时组建了12个帮扶专班,加大对“9+3”县区农业产业的技术指导和资金帮扶。
杨昌鹏说,前三季度,全省农业经济作物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食用菌产值增长39%、茶叶产值增长29.2%、园林水果产值增长26.1%。12个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坝区平均亩产值7450元,同比增长14%,坝区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贵州农业农村部门还把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深入到农村产业革命的第一线,指导地方发展产业。现在,威宁的蔬菜、从江的百香果、纳雍的辣椒都实现裂变式发展,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支撑。
目前,距离年底仅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杨昌鹏表示,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将始终保持冲刺的劲头、奋战的状态、务实的作风,跑好最后的冲刺,抢晴天、抓阴天、战雨天,进一步调优调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构,扎实推进秋冬季农业生产,加快推动生猪产能恢复,确保秋粮作物归仓入库,确保满栽满种,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农业十三五规划实行现圆满收官,牢牢守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完成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实习生王蕤蕤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