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九味书屋丨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茅台之声
1604491860
积分商场

窝囊的中年抵达不了欢快的晚年

窝囊的中年抵达不了欢快的晚年

00:00 / -

我一直认为,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

在中年,青涩的生命之果变得如此丰满。

喧闹的青春冲撞沉淀成了雍容华贵,连繁重的社会责任也有可能溶解为日常的生活情态。

中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老年。

如今天天节衣缩食、不苟言笑、忍气吞声,都是在争取着一个有尊严、有资财、有自由的老年。

但是,我们无数次看到了,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

这正像江河,一个浑浊的上段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段。

习惯了郁闷的,只能延续郁闷;习惯了卑琐的,只能保持卑琐。

而且,由于暮色苍茫间的体力不支、友朋散失,郁闷只能更加郁闷,卑琐只能更加卑琐。

只有在中年树起独立的桅杆,扬起高高的白帆,唱出响亮的歌声。

才会有好风为你鼓劲,群鸥为你引路,找到一个个都在欢迎你的安静港湾,供你细细选择。

中年人的坚守,应该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

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失踪了。

昨天的敌人无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

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

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

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

世上一切杰出的哲学家都在中年完成了他们的思想体系,便是证据。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这种说法不是为了奉承长辈。

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

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已经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

静下来的周际环境和放慢了的生命节奏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

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构成了自我嘲弄。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什么,上了高峰又抓住不了什么。

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下坡上坡。

编辑

胡刃 王青

责编

石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