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湾村,只见路面整洁宽阔,道路两旁花香四溢,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惬意。
村内,通过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深入人心。
村外,山上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而地里村民们忙于管护花椒,人人喜笑颜开。
望谟县大湾村2015年被列为深度贫困村,交通条件落后,石漠化较为严重,是望谟县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之一,被喻为真正的“硬骨头”。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大湾村修建通村路11.2公里、通组路15公里、进户路7.8公里,安装路灯153盏,通讯网络全覆盖,建成村级卫生室两个,配备合格村医两名,饮水安全覆盖率100%。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无辍学学生,资助率100%……
大湾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李刚说:“大湾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得到夯实,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
东风起,战鼓擂。2020年,大湾村被列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牌督战村,如何在收官时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决胜战?大湾村上下继续保持政治定力和战时状态,精准补齐短板,凝聚全村之力、规范全村之行。
建立村规民约
凝聚干群精气神
“这条是我们为保护经济林、农作物纳入民约的内容,下面这条是针对公共场所设施保护、卫生治理制定的村规……”大湾村支书向奕祥在宣传栏前边介绍工作,边告诉记者,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发挥了大作用,极大地推动大湾村乡风文明建设。
挂牌督战以来,大湾村将村规民约作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智志双扶的有效抓手,为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增添动力。
据向奕祥介绍,在村级未制定村规民约前,有些村民会在经济林内随意放牧,导致其他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坏。自从实施村规民约以来,类似情况从未出现。
大湾村村规民约实施成效,还体现在人居环境和村民素质的改变上。过去,部分村民家居环境脏乱差,污水乱排乱倒,村规民约出来后,他们遵照执行,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文明示范户”。
“其实制定之初,也有些村民不配合,觉得没有必要。村干部就利用‘四逐四准’工作方法,通过逐户上门征求意见、召开院坝会以及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让大家了解制定的意义,最后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配合。”向奕祥如是说。
村规民约成型,如何保证落地见实效?
大湾村加强村规民约的过程监管和成效督导,将执行落实情况纳入村干部每季度考评内容、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内容,推动村级党支部、党员在落实村规民约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确保“约定”落地见效。
在村规民约的作用下,大湾村群众破旧俗、转观念、树新风,形成新风尚、新景象、新气象,群众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被激发,纷纷将脱贫信心和干劲投入到产业发展中。
发展好“两业”
稳住村民“钱袋子”
大湾村紧紧围绕“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今年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个,已完工8个,在建项目3个。同时,因地制宜引导产业落地发展,积极引进光伏发电、花椒种植产业项目,为全村产业谋求多方位发展,积极推动村民就业增收。
“光伏发电项目已开始产生收益,收益的20%属村集体收入,剩下80%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务工费,通过公益性岗位务工,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李刚说,2019年9月开始发电,产出的电按每度0.32元卖给供电公司,年底获得3万元收入,带动57户农户增收。
锄草、修剪、施肥、病虫害预防……大湾村的山间,早起的村民来回穿梭于花椒地里进行冬前管护。村里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全村实施花椒种植800亩,群众通过在基地务工、流转土地等增加收入,当前共发放土地租金5.1万元,务工收入12万元,带动42户211人增收。
李刚说:“我们还发展飞地经济,其中,飞地入股养猪,带动贫困户50户278人增收;飞地入股生态养鱼项目,带动贫困户80户386人增收;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开发就业岗位74个,带动低收入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剂“良方”。2019年大湾村村集体收入为3.5万元,今年增长到10.9万元。截至2020年10月,已脱贫237户1198人,贫困发生率从61%下降到0%,已具备村出列、户脱贫的条件,目前正在标识阶段。
李刚说:“风雷动,旌旗奋。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将始终用过硬的工作质量,继续画好村规民约‘同心圆’,精准发力,坚决夺取大战大考之年的全面胜利,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