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人民日报海外版:穿越万佛峡谷

人民日报海外版
1724291640
积分商场
今天(8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新闻《穿越万佛峡谷》。

万佛峡谷景色。   陈胜亚摄

骄阳似火,朋友打来电话约徒步万佛峡谷游玩消暑。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城驱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谷口,只见高山之间,峭壁巨石对峙,参天古树如绿色屏障,翠竹郁郁苍苍,风吹过,树叶抖动哗哗作响,一条清流映着白云蜿蜒前行。

万佛峡谷位于琊川镇自然保护区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之内,该镇被当地称为小“鱼米之乡”,盛产的水稻尤为出名。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温,让万佛山生物种类丰富。

刚下车,一阵扑腾的声音从树林深处响起,随着草叶摇晃,一只金红色的大鸟拖着长尾翼飞向远处。“红腹锦鸡,这里常见的一种鸟类,运气好时,你们还可以看见啄木鸟、大山雀。万佛山森林覆盖率70%,资源丰富,有国家级保护树种香果树、红豆杉、楠木,更是各种鸟兽的栖息乐园。”同行人员一边用竹竿拨打着脚下浓密的野草,一边介绍着。

举目望去,峡谷两岸青山巍峨,陡峻崔嵬;山石嶙峋,层峦叠嶂。阳光洒入山谷,光影交织,水波层层如同金色鱼鳞。两岸原生状态的植被类型多样、景观优美,由慈竹、金竹、水竹、方竹等各种竹林组成长达10余公里的竹林廊带景观,构成了峡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双脚踏入溪水,阵阵凉意直蹿而上,溪水如鱼儿般顽皮地从鞋孔缝里穿进穿出,石块在脚底起伏。深一脚浅一脚顺着浅滩前行了十几分钟,山路渐险渐窄,天空被树木山体遮挡也跟着地形渐渐变窄。步行近20分钟时,一块巨大的岩石如卧牛耸然横陈于眼前,下面有由山谷地形加涧水蓄积而成的水潭,如环月抱石,“牛背”上面已经聚集了一群游客,北京、重庆、四川……从五花八门的方言可以听出,来客是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

峡谷曲折幽长,时而险峻狭窄,时而滩浅山滑,水流潺潺,软绵细长,又峰转急流形成大小瀑布,成群瀑布有的如银练高悬、有的如玉带飘舞,姿态多样。溯游行走,微风吹拂,空气中不时有细小的水珠飞溅扑打在人身上,四周山壁有水流如纱悬挂垂下,地面上长年阴湿形成的苔藓特别湿滑,让每一步都是一个挑战。

万佛峡谷名声在外,陆续有人想投资开发,可为了不因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凤冈县决定宁愿放弃不合适的投资开发,也要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相处。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当地村民自发组成环境保护队对峡谷进行巡逻,义务捡拾垃圾、救助动物,守护万佛峡谷原生态。这也许就是人类对自然最真挚的爱。

天空越来越暗,抬头望去,两山俯身相贴,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一线天特征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水如云烟般从顶上洒下,又砸于石滩,泠泠之声如乐器演奏。有鸟啼婉转响于头顶,一片绿色的瀑布从山顶覆盖下来,崖壁上厚厚一层苔藓,如羊毛毡子温柔地包裹着岩石。在日光的映射下,点点水珠反射出彩虹般的绮丽。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绿色幽境,山道转而开阔,一阵阵水声巨响传来,就看见层层叠叠大小巨石,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水流在这里变得凶猛庞大,从断壁处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而去,这正是当地人称为最大挑战的“坛子壳”。晶莹垂波之下,巨大的深潭碧绿如镜,深不见底,水从四面砸下,惊得峡谷雷声隆隆,铺天盖地的水珠溅在石壁上如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又似如绵轻烟,缥缈笼罩。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威慑”下,我的脚忍不住哆嗦发抖,朋友早就期待这一刻,从最高处以鸟的姿态滑翔飞下,良久,我才听见扑通的声音,胆怯地伸头望去,朋友惬意地从潭底浮出,摇晃手臂叫我快快下来。

出了“坛子壳”,水势渐缓,每个人不由自主跟着水流而行,天空中,阳光白云一层追叠一层,如同孔雀撒开的尾翼,由深至浅逐渐开朗,一条金色的沙滩绵绵延长,清荣峻茂,两岸间有农家人正推车摆摊卖着时令蔬果、小吃,人间气象烟火腾腾,让我恍然:刚才是不小心穿过了云梦之境吗?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