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贵阳“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开启,以“时空交叠的‘未来博物馆’”为主题,推出贵阳市14家博物馆3D地图和“溯迹黔垣·老城新忆”——“一河一道两片”城市记忆展,现场还设置9个博物馆展位,邀请市民游客在互动游戏中,解锁专属纪念品徽章,体验贵阳市各类博物馆的内涵与特色。此次活动也作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配套之一,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文博与旅游深度交融的文化之旅。
活动围绕“四大文化”和“一河一道两片”,沉浸式场景打造、以互动打卡的形式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参与。活动现场,游客们首先领取贵阳市14家博物馆3D地图,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贵阳达德学校旧址、苗疆故事博物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贵州可佳博物馆、贵阳市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手上记忆博物馆、贵阳市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修文王阳明纪念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贵阳刘玉智藏报馆、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14家博物馆以卡通图案的形象立在纸上,充满趣味,这份“时光的宝藏·贵阳市博物馆3D地图”中不仅博物馆类型多样,主题鲜明且各具特色,更是分别标记了各馆所在区域,展示贵阳市各博物馆的布局和标志。
拿着这份3D地图,根据地图导引,游客们可以依次走进现场9个展点,开启“薪火脉承·万象共生”徽章之旅,在找到各博物馆展示点位后,通过完成红色密码破译、非遗拼图、德教问答、手作传承等互动挑战,即可集齐主题徽章碎片,解锁专属的纪念品徽章。
在每个展位上,除了根据场景穿着打扮的NPC指引着游客互动外,每个博物馆还带来各家的文创产品和藏品,蜡染扇子、松针装饰品、蜡染小玩偶、古生物玩偶、文创本子、苗绣摆台等等,在娱乐之余供游客们选购。
带着孩子一起来参与活动的伍婷婷点赞说:“活动很好,不仅能简单了解各个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小游戏的互动性很强,小朋友又能动脑又有小奖章拿,3D地图把贵阳的博物馆介绍得很详细,有机会会带着小朋友走进这些博物馆,深度了解贵阳。”
在“溯迹黔垣·老城新忆”——“一河一道两片”城市记忆展览中,以贵阳贯城河、老城垣步道、文昌阁与翠微园片区为脉络,展现了贵阳老城的历史文化。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末,50副旧照片诉说着贵阳的城市变迁:清末时期的贵阳坊市街景、街头卖鞋商贩,还有百姓私塾学习、吃饭等等生活场景;民国时期出现的贵州教育厅教育宣传车,还有民众和官员围观贵阳第一辆汽车、拆路牌等历史事件;近几十年,贵阳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上世纪五十年代学骑自行车也是一种时尚,市民可以带录音机在黔灵山公园郊游,1951年贵阳第一辆木炭公交车投用、1959年朝阳桥刚建好,80年代市民可以在省图书馆学习等等,一幅幅热闹的旧日景象一一在众人眼前。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十字、甲秀楼,40年代国立贵阳医学院校门、由轩辕宫改建的市北小学等等现在依旧存在的历史地标再现往日风采,同样让人慨叹。
工作人员黄锦亮表示,希望游客们在参观与互动中增加对贵阳博物馆的认识,也在游戏中娱乐放松,更是对贵阳的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
活动由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贵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承办,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协办。
记者 舒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