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百年瞬间丨“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1624066980
积分商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联合全国广播电台

共同推出特别报道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00:00 / -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97年6月19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破,运算速度每秒达到百亿次,中国高性能计算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

△“银河—I”主机系统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 刘光明:“银河—Ⅲ”就踏上一个新的技术台阶,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它就是半导体技术的一个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带动了我们现在所有的信息技术的一个快速发展,全面进入了集成电路的时代。

△“银河—I”巨型计算机

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勘探的石油矿藏数据不得不用飞机运到国外处理。花巨资购进一台巨型计算机,对方却提出苛刻条件。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银河”亿次巨型机研制者胡守仁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银河”亿次巨型机研制者 胡守仁:要在你的机房里头搞一个“小房子”,我们的人不能进去,我们使用的情况他都掌握了,这些人的费用还是我们出的,你看气不气人啊!

△慈云桂:中国巨型机之父

1978年,邓小平提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同一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项目启动。

△“银河—II”巨型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张民选:那个时候,搞硬件的东西靠画图来,电路是一个一个的画出来的。现在你写一句话(就行了),那个时候画图画半个月。

△“银河—Ⅲ”总设计师杨学军

1983年12月,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6年3月,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助推下,“银河—Ⅲ”、“曙光—Ⅰ”、“神威—Ⅰ”等高性能计算机相继诞生,算力也迅速突破百万亿次大关,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用声音记录中国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主笔丨韩雪 陈怡

播讲丨长悦

统筹丨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丨单丹丹

编辑

陈思思 龙菊珍

责编

王庆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