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茅台记忆
00:00 / -位于茅台镇的“中国酒文化城”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1997年全面建成。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酒文化城”内建有中国酒源馆、中国酒技馆、茅台馆等展馆,全方位介绍了中国白酒的发展过程以及与酒有关的经济、文化、民俗等内容,展示了中国酒文化延绵数千年的独特魅力。
以酒为旨,文化为笔,中国酒文化城用一尊尊雕像一间间展馆,透射出几千年酒文化的恢宏、兴盛、繁荣与辉煌。起初茅台集团为何要修建中国酒文化城呢?修建之初的中国酒文化城是怎样的?我们一起聆听王诚芳的分享。
王诚芳(茅台制酒十六车间副主管、原中国酒文化城游客中心店长、中国酒文化城第一批讲解员)
王诚芳:根据我们公司的一些资料介绍,并且通过我们和老书记邹开良同志的交谈,得知他当时是力推修建中国酒文化城的,让到茅台参观的客人有一个可以了解茅台文化的地方。
修建中国酒文化城之前,我们公司有一个小小的酒文化博览馆,就在办公大楼的下面,现在职工医院那个地方。这个博览馆相当于中国酒文化城的名酒世界馆两层楼这么大,可能当时的老书记邹开良觉得范围太小了,不足以展示我们整个茅台的历史和文化,于是就修建了中国酒文化城,也让来茅台参观的游客更好地了解茅台文化。
记者:中国酒文化城刚建成时和现在相比区别肯定比较大,当时是怎样的规模?刚修建成的场景是怎样的?
其实中国酒文化城的大格局是没有变的,有一些小的改动。前门和后门不是像现在这么漂亮的大门,就是一个普通的铁门,另外当时进文化城的道路就是普通的水泥马路,不是现在的青石板路,还有当时展馆的布局是按照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馆这样一个朝代顺序来建馆的。
大约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酒文化城又重新布置了一次展馆,把以前的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馆的这种展陈内容去掉,重新布置成现在的酒源馆、酒器馆等等,以这种方式来展示。
另外以前刚修建中国酒文化城的时候,是没有规划展示馆和游客中心的,是在2000年以后第二期工程时,又把这边的一些老房子拆了,重新修建的规划展示馆和游客中心、品鉴中心。
记者:之前是以汉唐宋元明清历史朝代来划分不同的展馆,之后为什么又换成了现在的酒源、酒技、酒俗等等这些场馆呢?
这是我们中国酒文化城的领导,还有布展方共同商议的布展方案。因为以前的一些布展时间长了,就显得比较陈旧,所以需要做一些调整。现在这样的分类,目的就从酒器、酒俗、酒源等等这些角度来诠释中国酒文化,诠释茅台文化。
记者:黄石明、付婕
部分图源:贵州茅台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