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织金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围绕“领办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念好“联、合、精”三字经,推进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实体化运行,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念好“联”字经,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格局
一是县级高位推动。制定印发《织金县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县四大班子领导点对点联系合作社38个,定期深入联系点走访调研与督促指导,将联系合作社打造成示范社,纵深推进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县已创建16个县级“示范社”,99个乡级“示范社”。二是乡级主动作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发挥统筹、协调、督促职能,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带头围绕合作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成立33个乡镇联合社,明确一名领导班子具体分管,并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调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三是村级真抓实干。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村党组织无疑站到了发展最前沿。各村党组织切实履行领办责任当好合作社“施工队长”,以高度的执行力助推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县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实现了3个100%,即为:100%行政村都有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100%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都有主导产业,100%建档立卡户都有合作社带动。
念好“合”字经,协同合力提质效
一是筑牢政策资金保障。全面梳理国家对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指导各乡镇将适用政策精准补给村集体合作社,同时积极统筹整合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部门力量,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并按照市委指导意见,项目向村集体合作社倾斜,由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按规定实施。2021年至今,共计整合资金5500万元用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科技赋能精准调度。运用信息化思维加强对合作社的精准调度、精细管理,投入资金23万元,建成织金县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指挥调度平台。将合作社基本情况、组织架构、指标管理、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植入可视化平台,实现点对点的指导和调度,帮助选准业态、市场,实现大数据与实体产业融合。目前,可视化平台已覆盖全县584个村(社区)党组织领办的集体合作社和33个乡镇级联合社。三是人才资源提升服务质效。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着重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选好“领头雁”。切实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技人才作用,选聘1300余名农技人才指导产业发展,为合作社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提升合作社发展效益。
念好“精”字经,精准发力树品牌
一是统一标准精准管理。为最大程度整合优势资源、抱团发展,织金县在全市率先成立33个乡镇(街道)联合社,由联合社按照“七统一”原则指导村集体合作社规范运行;同时联合社统筹各村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采取“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的模式,统一管理、经营、销售,做好合作社产销对接。二是因“村”制宜精准发展。针对各村不同优势特点,合理规划,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资金与政策效果最大化、利用最大化。同时大力推行“联社+分社”“强村+弱村”运行模式,引导合作社立足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运输、加工、劳务、家政、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强化联社作用发挥,发展联合经营,培优育强经营实体。三是培树品牌精心打造。通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赢得群众好口碑,搭上网络电商平台快车,让农产品更直观、便捷地走向广阔市场,推动农产品进商场、进超市、进网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实在在富了农户的“钱袋子”。目前,在织金县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发展大道上,“岺南白马”纯手工蚕丝被、“花青树”面条、“川硐贵长”猕猴桃等大批特色品牌已实现领跑,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前景一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