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夜郎铜锄,一阔一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6303440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大唐帝国后期,目睹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愤笔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青年才俊李绅,在仕途飞黄腾达当上一品大司空后,数礼忘文,丧失“悯农”之初心,蜕变成一个铺张浪费的腐官污吏。以致官居苏州刺史的“诗豪”刘禹锡入府觐见,对李府的穷侈极奢大为惊叹,而李大人对挥霍排场的生活,早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也。但无论如何,李绅的《悯农》一诗普及了“锄”的知晓度,提升了“锄”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现在问题来了,贵州夜郎时期的锄头是什么样子呢?

西汉尖叶形铜锄 普安县青山镇铜鼓山遗址71号探方出土

2001年,普安县青山镇铜鼓山遗址71号探方,出土一件高12厘米、宽13厘米、厚3厘米的铜锄。外形像一片尖头的树叶,故称尖叶形铜锄。最大的特点,是銎部位于锄体之内,像锄头隆起的脊梁。因为整体形象与中原地区的三角铜犁铧非常相似,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类型的器物一直被称为犁铧。直到有学者在云南晋宁石寨山12号墓出土的青铜贮贝器上,发现肩扛锄头的滇族女奴形象,锄这个名字才最终确定下来。

晋宁石寨山出土扛锄形象 图片来源:吴荣曾《对滇文化青铜农具的初步探讨》

画面上的这把锄头非常醒目,由长柄与锄身两部分组成。横向装柄,呈直角,柄为曲形头。锄身与铜鼓山遗址出土的尖叶形铜锄非常相似,是一种带曲柄的标准铜锄。具体的安装方法是将曲柄柄头削尖,插入锄身銎体。预留在銎体上的方形銎孔,需要钉入楔子固定。值得一提的是,铜鼓山遗址30号探方,曾经发掘出已经完全碳化的农作物,堆积层最厚的地方达10厘米,说明这些铜锄当初的确具有实用功能。此外,据李衍垣老师《贵州农业考古概述》一文,铜鼓山遗址出土的这种尖叶形铜锄,也曾于1975年在兴义废品收购站挑拣出一件。只是略大,高13.3厘米,宽15厘米,现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元代农学大家王祯在《农书》中记载,农夫开荒使用锄头,根据地形地貌,有“阔狭大小之分”。这种尖叶形铜锄,通常高度小于宽度,可以理解为“阔”锄。就像今天的薅锄,主要用来除草和铲除浅层土壤的根。屈原在《楚辞·卜居》一文,使用“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一词,表达自己不愿沽名钓誉,只求垦荒锄草,勤劳耕作的生活,大概根据的就是这种“阔”锄的特性。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备战备荒,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这种锄头虽然前端是尖的,但是因为两翼太宽,全部入土阻力太大,所以不适合深挖。若要论深挖,相对“阔”锄,“狭”锄肯定要“驾轻就熟”一些。

1978年,赫章可乐189号墓出土了一件“狭”形铜锄。长条形,长15.5厘米,宽8.5厘米。铜锄的刀刃是平的,比锄身略宽。锄身微呈弧形,正面隆脊成銎,銎部前端分两歧,好似鱼尾。中部有一个长方形銎孔,后端呈圆锥状渐大,銎口处有一方形卯口。将木柄柄头插卯入銎口,然后将楔子钉入銎孔加固,即可使用。赫章可乐这种长条形铜锄的结构,由于锄身窄小,容易下土,即使在坚硬的土壤中也能挖得很深。因此,与锋利的尖叶形铜锄相比,这种长条形铜锄在山地或坡地作业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乐189号墓属于乙类土著墓葬,不同于甲类汉式墓葬,这是否说明当时土著的耕种和生活条件,“地无三里平”,相对困难和艰苦些呢?当然,如果有机会发掘出更多用铜锄陪葬的墓葬,也许我们就能弄明白这个问题。

西汉长条形铜锄 赫章可乐189号墓出土

贵州省出土的尖叶形和长条形两种夜郎铜锄,一阔一狭。在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两种铜锄在云南省同时期的滇文化遗址和墓葬中也有出土。并且数量更多,纹饰也更丰富。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夜郎和滇描述为西南夷的两个“超级大国”,最醒目的标识形象是“耕田,有邑聚”。也就是说,根据司马迁的调查,这里大多数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集聚于村落,以种田地为生。那云贵两省出土的这些青铜锄,侧面也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载是相对准确的。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