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富是铜仁市民族中学的一级教师,2016年4月,经铜仁市委组织部选派到茶元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刚到茶元村的时候,有的村民觉得他来这里就是走走过场,是干不了多久的,所以还是管他叫“张老师”。
面对群众的质疑,张德富暗下决心,两步并作一步走。一手搜集民情,一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硬化通组路、联户路,新建产业路,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移动网络全覆盖。
村里这几件大事一件件落实下来,乡亲们对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心里有底了。半年以后,大家慢慢地都对他改了称呼,都称呼他“张书记”。
张德富认为,扶贫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已,它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老师”到“第一书记”,变化的不仅仅是称谓,变化的是乡亲们从心里对他工作的认可,对他的信任。通过实干,张德富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而通过“用心”,则让张德富驻进了乡亲们的心里。
在入户走访中,张德富了解到村里的年轻人因为外出务工,学校的留守儿童比较多。他联系铜仁民中,妇女儿童医院,以及同仁社区网络、铜城仁者联合会等慈善单位,为茶元小学结成友谊连接,解决学生图书、学习用品、校服问题,长期关注山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张德富通过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配齐村级卫生室,落实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确保茶元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带领村干部逐户核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大伙的心顺了,对这位第一书记抱有了更大的希望。张德富再接再厉,按照政策导向,一手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一手做好地扶贫搬迁工作。他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对贫困户宣传政策,动员搬迁,把村里符合条件的14户贫困户56人,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谈起驻村的感受,张德富告诉动静记者,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他说:“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相对偏大一点,知识结构跟不上,想为整个村发展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
张德富定期召集村党支部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脱贫攻坚的实战中,强化村支“两委”团结协作,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张德富,走下讲台,放下刚出生的孩子,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多措并举,盘活村级资源,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这就是“决战2019”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中,一位来自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