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一批工业小巨人,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助力实体经济,壮大制造产业。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专精特新》专栏。在去年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荣誉称号。作为一家在安顺发展27年的化工企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公司的发展方式也在不断转变,通过大力投入环保设备和装配智能化生产线,在实现向绿色生产转型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走进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机械臂来回抓取,一袋袋碳酸钡在这里完成生产。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厂长陈周说,像这种的生产线在工厂内部总共有五条,现在每天的产能大概在600吨左右,完全实现机械自动化,现场人员的安全基本上都得到了保证,也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效益。
如今,贵州红星的钡盐规模年产值已达40万吨,占全球市场的50%,主要产品碳酸钡在产能、产量、品种和稳定性方面都位居全球第一。作为一家老牌化工企业,贵州红星早在2006年就开始向绿色化发展转型,通过增加安全、环保资金投入,每年减排二氧化硫2万多吨。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频说,企业要发展靠技术进步、靠创新,按照新的要求在智能化,包括在循环经济方面,要做大量的文章,扎扎实实地把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做实。
现在,贵州红星高纯度碳酸钡、液态二氧化碳均已完成自动化技术升级,通过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对各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及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绿色生产。
随着环保项目越来越多,治污领域不断深入,公司不仅实现自身利润增长,还有效减轻了环境负担,给企业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23年生产产值达7.8亿元,创税近6500万元。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频表示,抓住安顺市建设全国无废城市的机遇,打造全国钡渣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创新示范基地,以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化工新材料巩固公司在全球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地位。
在坚持走好绿色智能发展的同时,贵州红星始终坚定钡盐主业,以钡硫系研发为导向,培育钡硫系核心技术。其中,公司掌握的原创性电子级高纯碳酸钡绿色创制技术,攻克了高纯碳酸钡工艺水全循环利用技术和杂质控制技术等卡脖子难题,在技术、质量、成本和环保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微纳级超细颗粒技术则打破了国外钡系粉体技术封锁,填补了钡系粉体微纳米技术国内空白;在全球首创的碱土金属硫化物连续无氧自动化浸取技术,解决了行业三十多年的技术难题。
2022年,贵州红星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得到了60万元一次性奖励和股权融资、兼并重组等多层级的资本市场服务。
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审计专员柏景荣表示,今年公司将坚持精细化生产与管理,以ISO管理、卓越绩效管理和上市公司治理等体系标准衡量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围绕钡盐主业及细分行业领域,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以品质和服务为宗旨,不断提升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打造独具特色竞争优势的钡盐高新技术型企业和专精特新型企业。
目前,贵州红星正围绕新型工业化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真正打响“世界钡盐在贵州”的现代特色化工新材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