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最近读到民国时期修纂的一本《黄平县志》,其卷二十为“物产”,有一条讲到了“广菜”,“即广荷,叶仰如荷,茎亦空,有一种色红者,俗名红广菜,苗人多以煮鱼食”。
这是很有意思的记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人改造过的酸汤鱼,跟黔东南传统的做法区别颇大,其中之一就是配不配广菜。记得刚刚工作那会,出差第一次吃到当地的酸汤鱼,大开眼界,尤其是广菜,茎粗如手指,多孔隙,煮在汤锅里,吸饱汁液,略带点脆劲,是个有些特别的蔬菜。
从《黄平县志》来看,至少在民国时期,当地人就以广菜煮食鱼类,虽然没明确记载,很可能也是用的酸汤。
所谓广菜,除了叫广荷之外,还被称为芋荷、芋苗、青皮叶等,一般在秋季上市,多为野生,难怪吃起来颇有些别致的气味。
据说酸鱼汤刚刚引入贵阳时,也是搭配广菜的,但时间不长,主要是因为省城附近并无生长,都得从黔东南进货,成本拉高了不说,顾客还不太欣赏得来。于是,很快也就被改良掉了。
除掉广菜,《黄平县志》还提到了好些有趣的菜类。比如,“牛皮菜”,是一个我从小就非常不喜欢的蔬菜,书里说,“牛皮菜,即菾菜,叶厚而大,似白菜,味带土气。一名莙荙菜,园圃多栽种之,其叶四时皆可为蔬,成长后,茎高三尺许,初夏开,多数小花成穗,色黄绿,然亦有红梗者,亦可食。又一种,叶上缺刻甚多,有地下茎,如萝卜,可榨汁制糖,谓之糖萝卜”。
说牛皮菜“味带土气”,实在再准确不过了。小时候,家里偶然吃到,我基本不动筷子,好在家父也不喜欢牛皮菜,原因是困难时期一度只能吃到牛皮菜,彻底给吃伤了。
再有一个好玩的是“地牯牛”,《黄平县志》谓其“即土葫芦,其根形如葫芦,泡食极脆美”。到现在也还是很多家庭拿来做泡菜的一味隽品,个头不大,一口一个,佐粥下泡饭,绝了。
书里还讲到“地萝卜”,贵州人对此不陌生,年轻小孩未必印象深刻,我这一代七零后,大概也有人吃伤过。《黄平县志》说,“即地瓜,叶柔,蔓生。宜沙土,其根结实如瓜,皮白肉白,味甘脆。以子种”。
地萝卜烂贱,一旦上市,好像量就特别大,价钱也便宜。在我幼年时,能吃到的水果很稀少,家里买地萝卜,每次都是几大提,虽说甘脆多汁,吃多了易上火。而且,在我看来也是“味带土气”。说是吃怕了不算夸张,以至于现在看到,敬而远之。
除了生吃,地萝卜还能切片后凉拌又或者炒食,应该是属于上个世纪的回忆了。
最后一个,是“拐枣”,我觉得年轻一辈很多也不知道了,《黄平县志》写到,“即枳椇。……俗称鸡爪,又呼鸡距。野生,落叶乔木,叶卵形互生,夏开小白花,枝顶结实,实有肉质之柄,色黄,肥大,略如鸡爪形,长寸许,扭曲开作两三歧,俨如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每开歧尽处,结一二小子,状如蔓荆子,内有扁核,赤色,如酸枣仁形,味甘如蜜,故又名树蜜,又名木餳。《诗》,南山有枸。枸即椇也。《蚕食录》,拐枣,子鸭食之,须臾即死。此不可解者”。
拐枣跟地萝卜、牛皮菜一样,也是个很有年代感的食物,记忆里的味道,是甜中带点粉粉的口感。好像有二十年没怎么见到过了,至少在大城市里几乎绝迹了,如果遇得到,真的很想吃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