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山果变形记丨致富“金果”驯化路

动静原创动静原创
165130038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被誉为“中国刺梨之乡”,是贵州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刺梨面积较大、品质较优、产量较高的生产县之一。龙里刺梨从山间零星生长的野果成长为规模化种植的致富“金果”,变化的背后是一条历经20多年的精心培育之路。

燕启华正在进行刺梨树的管护

春耕时节,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十里刺梨沟景区,满山的刺梨树绿意盎然,这里是贵州人工种植刺梨最早的园区之一。2万亩的刺梨基地中,有140多亩属于村民燕启华。迎着四月暖风,他正忙着刺梨树的管护:“主要是修枝、除草,看到每一棵上面都有果子,心里就很高兴。”

作为茶香村最早一批大规模种植刺梨的村民,59岁的燕启华和刺梨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茶香村山高坡陡,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471户村民零散的种植玉米仅能饱腹。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到8、9月野生刺梨挂果时节,就是燕启华的幸福时光。他回忆说:“我就在这周边收野刺梨,一次收个几百斤,再坐班车到贵阳,每次能赚个一百多块钱。”

记者采访燕启华

就在燕启华背着野生刺梨往返于龙里到贵阳的班车上时,只有20多岁的樊卫国正在研究这个带刺野果的路上跋渉。谈到研究刺梨的原因,樊卫国说:“野生刺梨果实病虫害比较厉害,成熟期也都不一样,所以必须人工栽培驯化。没有一个产业是仅仅依靠野生植物做成功的。”

樊卫国现在是贵州大学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刺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刺梨学会理事长,这些头衔背后是他一直以来对刺梨潜心研究的坚守。

樊卫国

从大学毕业论文以刺梨繁育技术为内容开始,樊卫国便一心扑在了野生刺梨人工驯化、优良品种选育和优质丰产技术体系建立的研究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樊卫国带领团队,从贵州各地收集了400多份野生刺梨进行人工栽培驯化、品质分析鉴定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樊卫国说:“400多个一个都没有选出来,白干了。”

两千多个日夜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失败的结果,但每次失败又是新的开始。1992年到2000年的8年间,30多人的团队只剩下樊卫国一个人还在坚持:“搞育种和栽培的时间太漫长了,人家要评职称,哪里耐得住这种寂寞。”

樊卫国

没有人,樊卫国就自己去挖地除草;缺乏研究经费,樊卫国就自制植物性农药进行病虫防控。一手刺一脚泥,到2009年,成功选育出我国至今独有的4个刺梨优良新品种。樊卫国感慨道:“我们团队干了20多年,其中有1个叫贵农5号,这个栽培面积是最大的。”

20多年的埋头苦干最终有了成果,樊卫国却选择放弃了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决定意味着对巨额经济收入的放弃,但也因此加速了刺梨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如果是申请了新品种保护,就不利于刺梨新品种的推广。”

茶香村曾是樊卫国选育的刺梨品种的一个种植示范基地。2000年,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契机,茶香村开始规模化种植刺梨3500亩。龙里县林业局党组成员、生态中心主任魏明艳介绍说:“茶香村那里的刺梨特别好,最开始育苗还是在那里做过,那时候的市场价格也好,我们就觉得这个产业可以搞。”

魏明艳

曾经卖野生刺梨赚到钱的燕启华成为第一批开展刺梨优良品种种植的村民。第一次,他种了7亩地,三年后开始挂果,燕启华知道自己种对了。他说:“最好的就是贵农5号。果子个型大,肉质厚,水份充足。”

2005年刺梨进入盛果期,茶香村仅刺梨一项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尝到甜头的村民不断扩大刺梨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2万亩。

记者采访燕启华

从无到有,从野生到人工种植,刺梨产业在龙里扎了根,种植范围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涉及农户7917户。龙里县林业局党组成员、生态中心主任魏明艳介绍说:“现在我们有刺梨10.5万亩,涉及农户7917户。下一步刺梨这块重在提质,按照有机标准来打造。”

龙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琴

记者

张勤月 黄静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王庆江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