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巍巍青山下,清水江与乌下江交汇处的河口乡瑶光村生机盎然,而在88年前,红军长征就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交战,岁月流逝,红色浸染过的土地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红色遗迹。乘着春风的快车,80余年的发展和变迁,如今的瑶光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昨天,红军万里征程埋火种
蜿蜒的山路,盘旋于山间和江岸。记者沿着省道311来到位于河口乡的瑶光村,找到了曾经在瑶光小学任教十几年,如今在河口乡政府宣教中心工作的范修钦老师。一见面,范老师对其讲起了红军经过瑶光的那段历史故事。“1934年冬天,红军从地茶走启蒙过韶霭到塘东,再从塘东下坡到浮桥头的土包子,然后隔江跟这边的守军以及瑶光这边坡的守军,与国民党守军隔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眼前就是当年的战斗遗址,这一场战斗红军歼国民党守军两百多人,取得了胜利,渡过乌下江,来到瑶光寨子宿营。”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当年毛主席写下《十六字令三首》著名诗篇,瑶光村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乌下江和清水江在这里交汇融合,在古代是黔东苗疆与湖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沟通联系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4年,红军攻下瑶光后,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在瑶光苗寨扎营留宿,也留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今天,苗寨春意盎然产业兴
88年过去了,虽然当年红军只在瑶光整修一日后就匆匆走了,但红军精神在这里得到延续和传承,村里的红军纪念碑、陈列馆等,就是红军精神激励瑶光群众奋发向上最好见证。昔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出行困难,是瑶光过去的真实写照。如今,水电路网一应俱全,山山岭岭也在悄然改变它当初的模样。走进村寨,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串户村道,机耕道也修到村民的田边。
“红军到这里来拯救了我们穷苦人民百姓,大家才有今天的好日子,相比以前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关心,大家思想的开放,村里的团结意识更加强烈,大家也愿积极投身建设家园。”河口乡瑶光村村民姜志炎说。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积极谋划推动下,瑶光村成立了村级合作社,以建档立卡户和一般户为组成人员,实现了产业的无缝衔接,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改变以往无产业支撑的现状。“18年上半年开始成立,以白芨、钩藤等中药材种植为主,目前白芨总的种植面积将近50亩左右,到下半年就可以采收了,按照原来计划一亩采收白芨是一千公斤左右,产量来讲是比较可观的。”瑶光村副支书姜清源说
时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季节,姜清源和支书饶功权正忙着查看长势良好的白芨生长情况,看着一片片盛开的白芨花,饶功权乐呵呵地说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秋季采收后,效益好再复制推广,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明天,赓续红色血脉写新篇
“翻身不忘毛主席”。走进当年毛泽东住过的李家大屋,一幅红底黑字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据瑶光村村民李茂荣介绍,他太爷爷当年留宿毛主席,看着毛主席住过的地方,一铺老式的雕花床,一床满是补丁的薄被。作为后人,李茂荣很是感激红军留给他家的精神财富,还有现在国家好政策。前两年家里享受搬迁政策,举家搬迁至凯里,由于李茂荣家中还有老人需要照顾,目前未外出务工,但谈及未来的发展,他更想在外面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
历经岁月更迭,瑶光村虽然已是旧貌换新颜,但是那段发生在8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在当地仍是口口相传。红色文化如何盘活,产业怎么做强,这一直是瑶光村村支书饶功权困扰的一个大事。作为外出经商多年,有着丰富的阅历饶功权有他的想法。“继续做好红色文化这篇文章,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合适的林地产业,像木姜子这样的本地产业,后期在开发乡村旅游下,让种植的产品销售出去,村民的荷包也鼓起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对于饶功权来说,具有挑战也是一次锻炼。
行走在瑶光村间,青山叠翠,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红色作为瑶光村的主色调,在未来还会更加耀眼。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 杨秀梅 吴玉富
通讯员 龙晓娟
编辑 龙丹丹
编审 姜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