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并不起眼。
就藏在文昌阁老城墙根儿底下,与文昌北路平行的商铺背后。
都说“君子多隐”,果然。
明明有着近500年的历史渊源,却“大隐隐于市”,不让更多的人知道。
“他”就是——君子巷。
从“七堂”旁边的岔路,可径直前往。
巷子口,遇见一个售卖日常旧物的摊位。
老板坐在对面的木质靠背椅上,闭目养神。那些“有故事”的家什,也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等待着新的主人。
巷子入口的左侧,
是一栋六层的红砖居民楼。
年代虽久远,
却给人一种迢迢从烟波里来的肃穆之感。
五月,正是葡萄枝叶繁茂的季节,有人种了满满一棚,阳光下尤其好看。
正对面,有一面很高的墙。墙砖的痕迹应该是近几年改造更新留下的。墙内的绿植又发了新芽,主人应该是很用心地在打理。
我也是第一次来。
只能顺着巷子的方向行走。
刚转弯,便听到一个小推车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巷子不宽,我便在原地等着他。
相遇。
我问,“君子亭”还远吗?
他说,就在前面,很近。
谢过。
他走出来,我走进去。
巷子很窄。
窄到只够一个不太胖的人通过。
房檐和房檐之间相接,
甚至可以遮住不大的雨。
不过几米。
我突然就见到了——君子亭。
毫无准备。
是的。
眼前的君子亭除了石牌已无亭可观。
我在附近努力寻找着“他”曾在的痕迹。
风化泛白的石条楹柱镶嵌在民房墙体间,柱体上剥落不清的刻文,写满200年历史沧桑。
亭子的粱头木雕花纹间,还有打铁铺捶打的铁钉。
君子巷因“君子亭”得名。
据《贵州通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时任贵州总兵的沈希仪在他的总兵府内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东园君子亭”,与东山扶风阳明祠相呼应,也是表达对王阳明的一种敬仰。
清人李宗昉作《黔记》云:“省城外东南近城垣,新建君子亭,为‘阳明’也”。清乾隆《贵州通志》称:“旧有君子亭,今废”。
旧时君子亭模样
今天,虽然已看不见“他”的样子,
但楹柱上“君子高风”,“状元归来”的刻文,
仍可遥想当年的历史文风……
继续往前,巷子明显比之前宽了许多。
看见这个楼梯↓,让我想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一个场景,就是上天台弄天线看女排决赛那一段,都是很有年代感的物件。
小巷干净到可以用一尘不染形容。
而途径的每一户,我都确定有人居住。
路过时听见一位长者咳嗽了两声
门上晾着还在滴水的球鞋,照片右上角的架子上还有一双。
窗户里面传来有电视的声音。
然后。
我看见了一些,“以前的人”。
“以前的人”,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见过的人。
自小在厂矿长大,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大家都互相认识,饭点儿到谁家吃上一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那种一嗓子喊出十几个同伴的畅快,在现在的城市生活中已然很难体会。
在君子巷,我竟然再次看到。
门对门的距离至多只有两米。
一间小厨房,几家人一起忙,地方不大,东西不多,可哪怕是站着吃,也是快乐的。
这便是“近邻为亲”的温暖……
那种食物所散发的丰饶热气,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情谊,会让你觉得,柴米油盐,才是真正的风花雪月……
到了君子巷最宽阔的地方,有一栋五层的楼。
楼下有很多花。
红色的蔷薇尤其打眼。
色彩是生活的点缀。
木门可以是斑驳的,但红色的“福到”必须是新的。
阳光正好。
我在门口长椅上遇见了晒太阳的老人家。
也许是想拍打晒了一晌的被子,
也许只是坐久了想起身走走。
一切正以他本来的节奏继续。
随楼梯而上,竟与电台街相逢。
巷口也因为如此,有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色彩。
一些在贵阳已经小有名气的商铺跃然眼前。
站在巷口,远远地可以看见文昌路上来往的车流和热闹的人群。
就这样从君子巷离开了吗?
不如,再往前走走看吧。
有自建房改造的咖啡小屋
有台阶上的火锅店
还有将视野一分为二的文创小店
500米长,500年久。
一砖一瓦,一言一行,一代一代……
君子巷,就是这样旧旧地,却长长久久的存在着。
如果旧,让你知道来路,
如果旧,为你带来欢喜,
那么,
“旧”是这样,又何妨?
撰文/摄影 代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