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感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贵阳举行

1603093800
积分商场

今天上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贵阳国际会议举行。报告会上,7位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当中,有扎根20年的驻村干部、也有扶贫先扶智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在奔小康路上改变命运的普通村民,他们饱含深情,讲述了亲身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 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咏梅

“在生产中,我听到有的贫困户抱怨说,种个水果还那么多讲究,什么生态呀科技呀,真麻烦。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于是我们成立了扶贫培训学校,推行‘农业基地+培训基地+扶贫工厂’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徐咏梅是一位来自海南的民营企业家,她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带回国内、带到乡村,扶贫5年她不仅带领3万多贫困户脱贫,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

在接受动静记者采访时,徐咏梅提到了自己和老百姓们打交道的经验:“ 我们选择了发展金钻凤梨产业,逐步发现贫困户除了脱贫,他自己也有想当小老板的这种念头,开始了自主创业,我觉得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能够自己有创业的这种激情非常的重要。”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 陕西省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驻村扶贫顾问 张雷威

“我早已习惯了住窑洞睡土炕,端着大碗吃农家饭,也有工作中差点摔下悬崖而造成脚部三处骨折的惊险遭遇。”2002年,45岁的张雷威主动报名参加“万名干部下基层”扶贫活动,没想到这一驻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张雷威带动黄土高原的56个贫困村的村民脱贫致富。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张雷威依然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因为你的努力,因为你的参与,他们生活得有尊严了,他们收入增加了,是发自内心地笑了,这时候你觉得越干越有劲,可能振兴乡村还要持续5年,我说我就坚持干到70岁。”

“张雷威他扎根基层扶贫工作20年,在基层农村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现场聆听报告的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牛力飞说,“作为农业农村局的一个干部,一定要把脱贫攻坚的精神带回去,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要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7位巡回报告会成员中,就有两位来自贵州,他们分别是松桃县的致富带头人石丽平和安顺市平坝区的村干部肖正强,他们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力量和脱贫的决心。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 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丽平

“石丽平立足当地特色,没有在短板上面去硬拼,反而是用比较优势去发扬当地的特色,创造了很好的收益,这个是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间要学习的创新精神。 ”对于石丽平用指尖技艺带动苗家妇女脱贫致富的故事,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陈佳颖深有感触。

报告团成员朴实而生动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聆听者。他们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更是让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念,真抓实干,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贵州省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张文龙说:“青年一代首先要利用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带领村里边然后脱贫致富,要积极地宣扬国家的政策,能够让老百姓能够知道国家对于脱贫攻坚扶持的力度,让大家能够跟着党走。”

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叶波说:“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贵州即将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作为全省扶贫系统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将把这种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为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记者

余跃 范静 杨俊 黄梓仓

编辑

王婧

责编

刘志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